脑卒中康复介入越早恢复越好
2017年09月13日 【健康号】 张巧俊     阅读 13210

中风是致残率最高的疾病,及时接受康复治疗,也是可以被改善的。

中风是致残率最高的疾病,70%以上的患者中风后会留下各种各样的后遗症。实际上,如果患者能及时接受康复治疗,偏瘫、失语等状况是可以被改善的。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暨脑病科主任张巧俊主任医师告诉记者,脑卒中后是否进行康复治疗后果是大不相同的,康复介入时间的早晚效果也完全不同,早期康复治疗可使恢复进程加快。她说,中风发生后24小时之内且在生命体征稳定的前提下,就必须开始进行康复治疗。

    

如果患者没有进行规范的康复治疗,在自然恢复过程中因缺乏正确的肢体运动模式的指导,患者不仅有肢体瘫痪,重者合并肌肉萎缩,关节挛缩畸形,长期卧床者合并肺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压疮等;常产生各种误用、废用综合症,不仅恢复时间长,而且给后期的康复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影响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同时,一些不正规的治疗、训练使患者学会了错误的运动模式,给正规的康复训练带来困难,不仅造成了经济浪费还会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张主任介绍,患者可能在康复治疗中出现五个认识误区:

    

误区一、有的患者认为已有药物治疗,只要休息好、营养好,可以逐渐恢复,不需要康复治疗,这是大大错误的。

    

误区二、寻找所谓的“灵丹妙药”,盲目跟着广告走。卒中后,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加强康复锻炼,进行包括肢体功能,言语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只有凭借努力训练和坚强的毅力,卒中患者才有可能康复,才有可能实现生活自理。任何想凭借“灵丹妙药”而康复的想法是不可取的。

    

误区三、脑卒中偏瘫的康复治疗就是针灸和按摩。在脑卒中偏瘫康复治疗中,针灸和按摩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康复治疗更具中国特色。但是,针灸和按摩不能代替康复治疗。

    

误区四、家庭对患者的关爱和支持越多,患者的恢复越快。其实不然,已有的证据显示,在人口多的家庭,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恢复较差,相反,在人口较少的家庭,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恢复较好。由于家庭成员多的原因,子女们争着尽孝心,患者即使同样接受了康复治疗,但在日常生活活动中的康复意识不强,偏瘫肢体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也就较差。而在人数少的家庭,患者的许多事情只能靠自己去做,生活自理的意识相当强烈,偏瘫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程度较高。因此,患者的家庭成员应树立康复意识,积极配合医务人员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

    

误区五、偏瘫康复就是让患者不断地练“走路”。康复治疗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系统工程,要通过定期的康复评定来制订、实施、修改和完善治疗方案。对一位脑卒中病人来说,首先要分清是肌张力过低造成的软瘫,还是肌张力过高造成的硬瘫。软瘫患者的康复以促进肌张力恢复为主,可配合电刺激等理疗方法;硬瘫的患者则以缓解痉挛为主的康复训练为主。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