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腰椎不稳的基本原因,临床表现与治疗原则
2018年09月28日 【健康号】 程志安     阅读 11806

腰椎退行性变,腰椎不稳,腰椎管狭窄,腰椎滑脱,腰腿痛

为什么腰椎不稳症?

腰椎不稳症是指在正常的生理负荷下,腰椎运动节段超过限制范围并表现出异常反应,也就是由于脊柱功能单位的稳定性下降,导致在一定的负荷下运动节段的运动范围增加或异常。产生腰痛、进行性畸形和压迫神经结构的危险。

腰椎不稳是慢性腰痛、腰椎术后综合征和坐骨神经痛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腰椎间关节在正常负荷下不能保持其生理,出现异常活动及因此引发的一系列临床症状。退行性腰椎滑脱是由于长时间的持续的腰椎不稳定,使相应的小关节发生退行性改变,关节突变得水平,加之椎间盘退变,使得椎骨之间的连接变得松弛不稳定,而逐渐发生腰椎滑脱。此种疾患因峡部保持完整性,故又称假性滑脱。多见于50岁以后,女性多于男性,多发生于腰4椎体向前滑脱,其次是腰5椎体向前滑脱。退行性腰椎滑脱的程度一般比较轻,多为2度以内滑脱。

腰椎不稳症的表现是怎样的?

腰椎不稳以50岁以上的老年人居多,病人可表现腰部活动突然受限,不能动弹,连翻身都困难。有些病人没有明显的疾病,常感腰背酸软疼痛,休息时减轻,前屈或背伸活动不同程度受限。也有患者因腰椎不稳并发椎间盘突出、黄韧带增厚以及生理曲度发生改变等,导致相应节段椎管狭窄,出现腰痛、间歇跛行等症状。也有患者因并发中等程度的脊柱侧弯及神经刺激引起下肢的反射痛。一般情况下,医生体检时,给予某一椎体轻微的刺激如压、触、扭即产生剧烈的下腰痛。这些病人如用腰围、支具适当制动后疼痛减轻或消失则强烈提示腰椎不稳症。患者需作腰椎X线片(腰椎正侧位、动力位片)来诊断。

腰椎不稳的治疗原则如何?

对于大多数患者而言,保守治疗仍然是腰椎不稳治疗的首选。非手术治疗方法较多,一般可总结为以下几点:(1)休息及锻炼,避免腰椎过度负重,急性期卧床休息,缓解期行腰背肌功能锻炼;卧床休息,减轻椎间关节和腰背肌的承载负荷。腰背及腹肌锻炼可加固自身动力性结构以达到稳定脊柱,减缓症状的目的。(2)佩戴支具,可保持腰椎的稳定性而减轻症状,但久用易导致腰肌萎缩。因此建议患者在佩戴支具的同时,积极进行腰背功能锻炼,避免长期使用支具造成的不良后果。(3)物理治疗如推拿、针灸、小针刀、热敷、电刺激、激光及超声等,可缓解肌肉紧张,减轻脊柱压力,促进炎症吸收,缓解症状。(4)药物治疗可选用消炎止痛的非甾体消炎止痛药,中医在补益肝肾的基础上辅以活血化瘀、通络直通、强筋健骨之法,同时配伍祛风湿、补气血中药治疗。(5)局部封闭治疗可消除炎症缓解症状,尤其适宜于急性疼痛、不适合手术或者需延期手术的患者,但长时间使用也可造成进针处感染及瘢痕形成等并发症。

手术的治疗必须要以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为依据,一般认为,有以下指征的患者可进行手术治疗:(1)腰背痛和/或脊髓神经根或马尾的受压或牵拉症状,经6个月正规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要求积极治疗;(2)腰椎过伸过屈位X线片腰3-5节段相邻椎体间水平移位≥3mm,腰5、骶1椎体问水平移位≥5 mm 或角度变化≥15 °;(3)腰椎CTMRI 检查提示椎间盘退变、黄韧带增厚、双侧小关节增生及椎体前缘骨赘形成,可有椎间隙狭窄。

目前常用的手术方式主要包括椎板减压、植骨融合、椎弓根内固定以及非融合术几个方面,手术方案的选择是以患者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为依据,手术目的首先是要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融合固定是要保证脊柱的稳定性以消除症状,是目前采用的经典手术方法;非融合手术是在保留脊柱节段活动的基础上保证脊柱的稳定性,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式,但临床上仍有许多方面有待进一步研究完善。

腰椎3,4椎体向后位移形成的腰椎管狭窄。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3
|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