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躁动的不只是青春——关注孩子青春期心理健康
2016年12月17日 【健康号】 王攀     阅读 11486

       经常面对带着豆蔻年华孩子来看心理、精神疾病的父母,一张张焦虑、迷茫、无助的面孔等待医生来宣判孩子的命运。医者仁心,医生为人父母,最能理解这些家长的痛苦。这些大多处在青春期的孩子,在父母眼里都是心头肉,一直很乖很健康,最近突然变得让父母看不懂了,有的抑郁,有的焦虑,有的强迫,甚至出现了异常思维和幻觉妄想。若是焦虑、抑郁等情感性问题,家长大都还能接受,因为以目前医学水平大都可防可治,对孩子的发展和人生的影响有限。但若是严重的精神问题和障碍,就如晴天霹雳,目前尚无根治伴发,需要长期服药,且会影响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这些病例对医生也是很大的遗憾,仔细询问和回顾病史,很多孩子发病有2-3年的前驱期,家长一直没有重视,以为是青春期的问题,没有太大关系,孩子的问题逐渐增大,突然出现伤人、毁物、出走、自伤及自杀,才来就诊,甚至出现了认知和行为的衰退症状,错过了早期治疗和干预的时机,这对目前精神医学是个难题。

       了解精神心理疾病的流行病学常识是防控这类疾病的上策。以目前的医学研究看,精神心理疾病属于复杂的多基因遗传病,通俗讲就是先天的因素加后天的环境和经历,两者的比重目前没有定论,有个规律就是越是严重的精神疾病先天遗传因素占的比重越大。比如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目前已经发现多个基因与之相关,且青春期是首次发病的高危年龄。还有几个高危因素:

       1.直系亲属中患有精神疾病家族史的患病率高;

       2.母亲怀孕期间发生过感染性疾病或者围产期发生过产科并发症的发病率高;

       3.孤儿或早期与父母长期分离的发病率高;

       4.出生后的行为缺陷,包括情感表达和言语交流障碍,个性内向孤僻,正常的人际情感缺乏,社会退缩均是高危因素。

       若是家里存在以上因素,在养育孩子过程中需要更多的关注,给孩子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这样可以减少精神疾病的发病概率。

       重症精神疾病的前驱期是有征兆的,存在潜在的精神方面的异常,若及时就医,对早期治疗和症状控制有很大的益处。若孩子表现出以下方面的异常,家长需要引起注意和警惕。

       一、精神敏感

       对一些外界刺激和反映过于敏感、多疑,甚至经常把一些与自己不相关的事物与自己联系在一起,描述与自己有关联。

       二、思维怪异

       思维荒诞、怪异,经常说一些难以理解的想法,说自己或他人有特异功能,或者说自己被人跟踪监视、甚至无关和不相识的人要害自己,不可理解的紧张不安。

       三、注意缺陷

       注意力集中不持久,与人交流缺乏目光交流,不能做出合适的应答,谈话中经常跑题,对客观外界事物不能做出正确合理的判断。

       四、感知障碍

       出现别人不能感知的体验,比如听和看到别人不能听到、看到的事物(幻听和幻视),情绪出现异常的兴奋和低落,记忆、判断和计算均出现智力减退。

       五、言语障碍

       说话颠三倒四,逻辑性和连贯性很差。

       六、钻牛角尖

       做事情纠缠于小事,不弄个水落石出决不罢休。

       七、情绪不稳

       较之以前情绪大起大落、难以捉摸,常与人争执和发生冲突,对亲近的人情绪波动最突出,常因小事大喜大悲。

       八、行为异常

       回避正常的社交活动,甚至丧失社交能力;日常行为懒散,衣冠不整、不修边幅,工作生活无计划、无目的,盲目变换工作。

       父母若是发现孩子出现以上异常表现,万不可放松,不能仅以“青春期”问题来简单看待,需要去心理科或者精神专科就诊,请医生做专业的判断,及早发现问题,进行干预和矫治。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1
|
王攀
主治医师
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
心理科,精神科
各种精神疾病的临床评估、治疗及各种心理问题的测评、干预、咨询( <span class="... 更多
去Ta主页
Ta最近的文章 更多 |

热门文章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