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下心衰患者的自我管理
2020年03月03日 【健康号】 张焕轶     阅读 8955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对社会正常秩序造成了方方面面的冲击,出于疫情防控的需要,医院正常的诊疗工作也受到一定的影响;对于慢性心力衰竭人来说,由院内到院外的全程随访管理是尤为重要的,而疫情下,不可避免的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慢性心衰患者的就诊随访,因此慢性心衰患者的自我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此期间如果慢性心衰患者自我管理不当,有可能会出现病情的变化。如何尽量平稳的渡过这段特殊时期,是心血管医生和慢性心衰患者需要面临的共同问题。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下特殊疫情形式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自我管理,最终的落脚点是希望医生更加重视慢性心衰患者的自我管理,慢性心衰患者能够更好的加强自我管理。
一、强化理念:加强对心衰自我管理的重视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期阶段,具有住院率高、预后差等特点,同时花费巨大,是需要高度重视的公共卫生问题,也是慢性病防治的重点[1]。近年来,从治疗药物上看,像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沙库巴曲缬沙坦)等新的治疗药物的出现,使得心衰的住院率和死亡率有所下降;从治疗理念上看,对心衰这一疾病认识不断提升,心衰治疗的关注点不再仅仅局限于院内,逐渐拓展到心衰的全程管理,这一理念在2016年欧洲心衰指南和2018年的中国心衰指南中都得到了高度的重视,在指南指导下,越来越多医生的临床实践,也经历了从“治疗”到“管理”、从“院内”到“院外”的转变。已有多个研究分析证实,包含了患者自我管理在内的心衰全程的管理模式可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预后[2,3]。2013年美国开展以患者为中心的疾病管理研究[4],整个研究包含了医疗团队、远程随访以及患者自我管理;研究结果显示,全程管理组患者死亡率低于常规医疗组。
二、正视危害:新型冠状病毒对心血管系统影响
        新型冠状病毒传染性强,人群普遍易感,考虑到基础疾病和免疫力下降的影响,可能对于有慢性心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更容易造成感染。2020年2月13日,美国心脏病学会发布了一份临床公告[5],旨在阐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对心脏的影响。这份公告是根据武汉COVID-19病例报告,总结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对心脏的影响:通过病例报告分析可以看到,40%已确诊COVID-19的住院患者患有心血管或脑血管疾病,而这些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因COVID-19发生并发症或死亡的风险较高;在最近的138例COVID-19住院患者的病例报告中[6],16.7%的患者出现心律不齐;7.2%的急性心肌损伤;8.7%的患者出现休克;ICU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普遍更高;而新冠肺炎首次报告的死亡病例,一名61岁的男性,最终死于急性呼吸窘迫、心力衰竭和心脏骤停。还有早期未发表的一些报告表明,部分患者会发展为心肌炎。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对于慢性心血管患者而言,一旦感染新冠病毒,无疑是雪上加霜。从以往的认识来看,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一直密切相关,所谓心肺不分家,感染是心衰的最常见诱因,感染造成代谢需求增加,而心衰患者几乎没有代偿储备,势必加重病情。同时肺炎本身将直接和间接影响心血管系统,心衰的加重反过来也会影响到肺的氧合功能,最终造成合并肺炎的心力衰竭患者的急性事件或病情加重的风险均增加,因此预后不佳。
三、注重落实:提高心衰患者自我管理的依从性

1.预防为主,防患未然。在新冠肺炎疫情特别时期,按照国家卫健委最新版本的新型冠状病毒防控方案所提出的预防措施,严格落实手卫生、加强通风,做好新冠肺炎的预防;同时对于普通感冒等其他感染也要积极防治,牢记任何感染都可能恶化心衰病情。
2.严遵医嘱,规律服药。特殊时期更要提高依从性,严格按照医生处方按时足量服用治疗心衰的药物,切不可随意增减药物,确有药物调整需要,一定要经过医生。在疫情特殊时期,可以通过电话或线上问诊服务做好心衰患者随访。
3.营养支持,钠水平衡。合理搭配营养,以清淡消化、少食多餐,保证蛋白质、营养要素、热量的摄入为原则,同时一定要戒烟禁酒。对于纽约心功能Ⅲ-Ⅳ级心衰患者,要关注钠水平衡,既要关注心脏负荷、又要关注钠水的生理需要。对临床评估有症状存在水钠潴留的慢性心衰患者,宜限盐限水,每日盐摄入量不宜超过3克,水摄入量不宜超过1500-2000ml。注意饮食、牛奶等因素都需计入摄水量。对于并低钠血症者,不宜过分限盐,要通过饮食与静脉支持治疗,保持钠水平衡。
4.加强监测,合理达标。对于有合并其他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心衰患者,血糖血压水平最好能控制在达标水平。对于合并贫血、低蛋白血症、肝肾功能不全者,既要纠正心衰本身治疗、又要关注合并症的处理,避免因为其他疾病的进展诱发加重心衰。对于心衰本身的监测,除了心肺、消化道方面症状体征、以及注意有无疲乏加重等症状外,监测体重是必要的,短期内体重增加考虑存在水钠潴留,心衰恶化,需要警惕。
5.康复训练,合理休息。心衰传统治疗特别强调卧床休息,严格限制身体活动能力,结果运动耐量降低,各脏器功能減退明显影响生存质量。而随着心脏康复医学的发展,对心衰患者进行以医学评估、运动训练、心理和营养咨询、教育及危险因素控制等方面的综合医疗,即康复治疗应运而生。心衰患者心脏康复的首要目标是帮助患者恢复生活自理能力和增加有规律的体力活动。适当的有氧运动可以改善心肺功能,依照自身情况,选择可以耐受的运动方式,如轻度家务劳动、太极拳等,要循序渐进,不要勉强;同时保证睡眠休息,劳逸结合。
6.调整心态,积极适应。长时间的疫情状态下,加之对于自身疾病的担忧,可能对心衰患者造成较大的思想负担,影响自我管理的依从性,严重时延误治疗时机。对于这种情况,建议家人加强观察,积极与患者沟通,调整其心态,学会“居家模式”下个体化的运动康复。引导帮助患者适应现有的网上问诊等条件,将现代数字时代的诊疗措施利用到最大化,提高其治疗康复信心。

参考文献    (略)

作者简介:张焕轶,泰安市中心医院心脏诊疗部主任兼心内一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硕士生导师。山东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心衰学组组长。山东省医院协会康复分会心肺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心脏联盟心血管疾病预防与康复学会委员。泰安市医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山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带头人。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张焕轶
主任医师/教授
泰安市中心医院泰安微...
心血管内科
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和介入治疗。对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高血压、肺栓塞等心血... 更多
去Ta主页
Ta最近的文章 更多 |

热门文章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