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Bobath法主要有以下三种治疗手技之二
2018年06月25日 【健康号】 常燕群     阅读 7918

(二)促通
促通是能使患儿获得有主动、自动反应和动作技巧的手法。在促通之前或同时,应先用抑制的方法下降痉挛性。在治疗过程中,不断地利用抑制—促通手法来使患儿有正常的肌张力、动作模式、翻正反应及平衡反应。目的是最大限度诱发患儿潜在的能力,以不妨碍自身行动为度,给予适当的刺激后,等待反应。如出现异常反应,应配合使用控制关键点手法。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童神经康复科常燕群
适应自主姿势反应的情况有:①新生儿或年幼患儿。②痉挛型患儿:主要促进运动模式发育,移向正常发育。②手足徐动型、失调型患儿:其肌肉收缩忽高忽低,特别缺乏同时收缩,故应掌握正确的肌收缩调整时间,使全身收缩均等分配。④弛缓型患儿:为了激发自主反应,肺给予强刺激。
(1)颈翻正反应的促通:首先用双手从仰卧位的患儿上方,将小儿头部慢慢扶起,会感到颈部周围肌群收缩性增强,之后一点点地减少支持。当收缩性波及到肩胛带、腹部,感到小儿的头部轻的时候,则可换手。用一手或只用指尖轻轻支持头部;另一手扶着患儿颜面,慢慢地向左石方向回旋:此期间须注意保持头至床的一定高度。颈旋,则会按肩胛带、上肢、躯干、骨盆带、下肢顺序而诱发翻正运动。就是说从仰卧位反正反应的促通可诱发出侧卧位、俯卧位,而且也可以能从俯卧位诱发到仰卧位体位来。但不是以被动操作使之翻身,而是通过促通头翻正反应以诱发肌的收缩达到正中位。对称性姿势、抗重力伸展活动,以及上肢和下肢的分离运动等正常儿发育协调模式,从而使患儿体验正常的运动感觉。临床上用于痉挛型及间断性痉挛不严重的手足徐动型脑性瘫痪,能促进患儿两手指向正中位和对称性姿势的侧卧位。痉挛型双瘫患儿,可学习下肢的分离运动(尤其是外展、外旋模式)。如支扶患儿下颌,另一手扶后头部向左右的一方回旋,此时当患儿以前臂支持时,回旋其骨盆,能诱发一侧下肢屈曲向前方迈出动作。假如下肢的屈肌痉挛性有增大趋势,则将患儿头携抱于两腋窝下,来诱发肩胛带的回旋。这是对痉挛型双瘫患儿的远方操作法,协助其下肢的协调运动模式。对以上臂支持的俯卧位小儿,一边诱发上肢伸展位支持,一边回旋躯干,诱导成为长坐位(伸腿坐)。继续来回转头,使两手支持体重;回旋躯干,使骨盆从床上拾起成四爬位。
自四爬位保持患儿的下颌和后头部,慢慢地使体重移向后方,抬高髋关节和躯干的抗重力伸展活动而成膝立位。然后,治疗师移到患儿侧方,两手保持头部,使体重一侧移到膝上后,再向反对侧回旋头,自由的下肢抬向前方而成单膝立位。治疗师保持着头部,患儿换为向前方位置,向前方迈出的一侧下肢以足底来支持,逐渐地伸展髋关节和旋头诱导成为两足底来支持体重立位姿势。这样的一系列动作从头的立直反应为基础,促通诱发出各种肢位。这种手技不限于头部,也可以选肩肿带、骨盆、上肢、下肢,针对患儿症状来使用;此外,还可以利用身体对身体的翻正反应、头对身体的翻正反应、迷路性翻正反应,上肢伸展反应,以及平衡反应的手技促通自动反应。
(2)上肢保护的伸展反应:上肢保护的伸展反应,在拥抱反射消失后5个月时出现。先为手向前方伸展,8个月起向侧方,10个月后向后方保护伸出手的发育反应,一生中持续保持。①俯卧位以上肢支持体重,从下方将患儿拾起,或向后方拽肩胛带,慢慢地向侧方动摇,以此来诱发伸展上肢,并以其手承载体重。②四爬位的上肢支持体重,和①一样在四爬位以手承载体重。③正坐位上肢保护伸展,对正坐的患儿,治疗师要事先不告知,突然进行向前方、侧位推动,使患儿上肢伸展,以使身体翻正起来。
(3)平衡反应的促通:在仰卧位、坐位、立位等肢位来促通。可以配合使用大球、滚筒、平衡板等辅助训练器具进行。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常燕群
主任医师/教授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番禺...
康复医学科门诊,小儿...
小儿神经康复,尤其是脑性瘫痪的诊断和治疗
去Ta主页
Ta最近的文章 更多 |

热门文章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