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康复患者:我为何选择留在康复医院?
2022年05月25日 【健康号】 廖华     阅读 8043

3月的上海,疫情正在扩散蔓延,形势非常严峻,虽然心中忐忑,为了不耽误治疗,彭先生和他的爱人还是下定决心,要留在这里。

彭先生去年9月住进霁达康复支持的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康复医学科,刚来的时候,无法站立,无法步行,右手活动严重受限。

过去6个多月的治疗,彭先生从刚开始的无法站立,到现在可以自如行走,这让他们生出了更多信心,希望能通过持续康复治疗,尽早康复,早日归家。

感谢她们的付出,让我的治疗得以延续“

疫情之初,彭先生很担心自己的治疗被停滞。

“别担心,我们会想方设法保证大家的治疗!”这是他听到最安心的一句话。

为了这个保证,霁达康复的临床团队成员们离开自己的小家,住进了医院,坚守在临床一线。

同吃同住的日子一过就是60多天,从春寒料峭住到夏日炎炎。康复治疗从未中断,消杀、通风、核酸、防控,每日有条不紊。

“她们是白衣天使,是直播博主,是理发师,是疗愈师”

防控升级,探视受限,彭先生的几个孩子不能像往常一样,每周来看望。但他们依然时刻了解着彭先生的康复进展和院内生活。

因为这里的护士小姐姐们个个都是“直播博主”,实时向无法陪同的家属们直播大家在院的生活状态,康复进度。

长期封闭管理,不少患友的头发野蛮生长,越长越长。护理团队化身“Tony老师”,为大家免费理发。彭先生很满意自己的新发型。

长期无法外出,家属不能探望,让很多患者难免情绪低落,好在临床团队总有各种办法让大家快乐起来。治疗之余经常来探望,陪着聊聊天,分享美食,分享书籍和电影,原本觉得无聊的时光变得有趣起来。

彭先生的子女在视频里看到父亲心态平和,改善良好,吃住无忧,很是安心。

“我对现在的自己很满意”

从中风到康复,彭先生说,这200多天的日子,经历了很多心态和生活方式的变化。

以前脾气急躁,会因为自己进步小或者社会上的一些负面新闻而感到愤懑焦虑。现在的他能够控制情绪,也学会用听音乐和看电视来排解自己的负面情绪。

脑梗后因为遗留的功能障碍,生活都需要爱人照顾,非常依赖他人。通过科学治疗,尤其是意识上的改变,基本生活能够自理,也乐于很多事情自己完成。

不爱运动,不爱走路,这段时间在临床团队的鼓励下养成了运动的好习惯,每日不走上1万步,就难受。

“万事向好,我对未来充满信心和期待”

彭先生的治疗还在继续,生病之前,作为家中“大厨”,彭先生最喜爱的事情就是为家人做上一桌好菜。

为此,下一步的治疗,临床团队特意为他定制了个性化“厨房”情景康复,以此来锻炼彭先生的手部功能,帮助他早日重回“颠勺”生活,为家人烹饪一道最拿手的红烧肉。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廖华
主治医师
上海国际医学中心
康复医学科
脑卒中后的康复治疗,膝、髋关节及颈腰椎术后康复诊疗
去Ta主页
Ta最近的文章 更多 |

热门文章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