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身体与自然的密语(水土)——聆听自己聆听自然
2017年11月03日 【健康号】 谭晓风     阅读 10863

了解了自己的体质,我们不禁要想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呢?如果说体质是现在的我们,水土则蕴含着过去的我们。《舌尖上的中国》给我们展现了诸多诱人的美味,是的,恰是一方水土孕育了我们的口感,也孕育了我们的体质。2016年第二期《中国国家地理》介绍甘肃定西土豆时,就说道,定西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对土豆营养、口感等的影响是得天独厚的,定西最干旱的地区降水量不足200毫米,却多集中在6至9月,恰好与马铃薯块茎的膨大期吻合,这不仅有助于马铃薯干物质的积累,还有利于抑制马铃薯病虫害,提升马铃薯品种并最终提高马铃薯产量;而且定西土壤层厚质松,富含钾元素,也恰恰是最适合马铃薯生长的土壤;更有趣的一点是,定西北部黄土干旱区、中部河谷川区以及南部高寒阴湿区,恰好分别适宜高淀粉型、优质菜用型及加工型、脱毒种薯及良种扩繁,好比三分定西的地形地貌修筑了一个个天然的、分门别类、各取所需的马铃薯栽培室。作为天地间适应性最强的人类,无疑更适应于生长我们的水土,饮食的温热寒凉影响着我们的体质,中国最古老的医书《黄帝内经》早就总结认为,北方人因为气候严寒所以皮肤肌腠紧密容易积热,南方人则因气候湿热而皮肤玄府常开容易感寒。加之几千年来物流的相对不通就让我们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要完全改变我们的饮食习惯可能有相当的难度,也不太现实,毕竟我们接触最多的还是当地最丰富的食品,我们调理体质时就需要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实际上,中国智慧中高而能下,满而能虚,富而能俭,贵而能卑,智而能愚,勇而能怯,辩而能讷,博而能浅,明而能暗的原则在我们的饮食文化中也有所体现的。单单茶饮来说,也可以看到这样的影子。


在广东,凉茶为什么能够如此吃香?这与广东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饮食习惯是密切相关的。广东主要是地处岭南地带,整个夏天的时间比较长,同时比较潮湿,就需要清热、解毒、祛湿。所以传统的凉茶都是选用一些性寒凉的中药,包括比较多的地道的南方药材。广东凉茶是县县有,镇镇不同,有石岐凉茶、湛江感冒茶、汕头汽布袋茶等。


与之对应,最典型的就是西北的八宝茶。所有的细节都体现温热的感觉。饮茶方式是不断沸水冲或直接煮茶,保证喝的是热茶;茶的内容除了放茶叶外,还放白糖、红糖、红枣、核桃仁、桂圆肉、芝麻、葡萄干、枸杞等,大多是偏温热之性的品种。


“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的历史、文化、地理环境都不尽相同,其饮茶习俗也十分丰富多采,各有千秋。云南傣族的竹筒香茶、 纳西族的盐巴茶与“龙虎斗”、傈僳族的雷响茶、布朗族的酸茶、白族的三道茶、土家族的擂茶、苗族的油茶、回族的罐罐茶等等,不胜枚举,都是很有特色的,也蕴含着平衡的智慧


日本料理美食家狩野由美子在《蔬菜之神》中也写到“我觉得世界上没有任何一样食物是保证吃了之后就一定会健康的。平衡而协调的饮食才是最重要的。只要自己的肉体与精神能够与进入口中食物保持协调的平衡状态,那么即使没有吃或吃了什么东西,都应该能够保持我们的身体健康。”、依据居住地方的土地、季节,还有个人的体质、年龄、工作、习惯等的不同,应该吃什么才好的答案,也会有所不同。所以,我们调理体质需要适当考虑地域特点,比如在北方寒冷地区,各种体质调理选药时适当加吃点温热性的东西挺适合;反过来,在南方,则需要时时想着不要过温伤阴,尤其是夏天重叠气候炎热,更需注意护阴津。


平和体质:

微温:

人参枣茶
来源:《十药神书》。

组成:人参3、大枣3枚、红茶3、糖10。
制作与用法:用人参、大枣的煎煮液300泡红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效解析人参味甘性温,为补气第一要剂;大枣亦味甘性温,能补脾气;红糖含果糖、还原糖、葡萄糖、糖蜜以及维生素和矿物质微量元素等,能快速补充体力、增加活力。此茶能起到补气生血的功效


微凉:

雀舌茶

来源:《饮膳正要》

组成:雀舌茶、枸杞子各等分。

制作与用法:文火煎服或开水泡饮。


功效解析:雀舌茶又名“都匀细毛尖”、“白毛尖”、“鱼钩茶”、“白毛尖”。其茶牙尖细如条,色泽绿中带黄,白毫特多,茶水甘爽、清香。含多酚类化合物高于一般茶叶百分之十左右,氨基酸含量也较高。产于贵州南部的都匀市。生长在自然环境幽美的本地团叶茶树品种,充分表现出芽叶茸毛多、肥厚柔嫩、发芽早、持嫩性强的特性。能消食、化气。枸杞,味甘,性平,有养肝、滋肝、润肺的功效。现代研究,枸杞还有降低血糖、抗脂肪肝、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衰老等作用。此茶微偏凉,适宜于微热地区常饮。


气虚体质: 气虚除气力不足外,北方可能因为饮食结构易生淤积而可有气郁兼证,故调理适当考虑通补结合就更为合适,就和“冬吃萝卜”一个道理。


微温:

四君子茶
来源:《和剂局方》。

组成:人参3、白术3、茯苓3、甘草3、花茶3
制作与用法:用前几味药的煎煮液35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效解析:此方是中医补气最常用的药方四君汤的小剂量制作,能补脾益气又相对安全,对脾胃气虚,面色惨白、食少便溏、四肢无力、精神倦怠的人更为适合。


微消:

神曲枳砂茶
来源:《方脉正宗》。

组成:神曲5、枳实3、砂仁3、白术3、人参2、花茶3

制作与用法:用350水煎煮神曲、枳实、砂仁、白术、人参至水沸后,泡茶饮用。也可直接冲饮。
功效解析:人参、白术能健脾益气;神曲、枳实、砂仁能消食和胃行气。诸药一起能补气而不滞,属于通补结合,适用于脾胃气虚而郁、饮食不化,防止过补反而腹胀等不舒服。


阳虚体质:身体上为阳,下为阴,阳虚程度由轻到重多表现为从脾胃不足到肝肾虚寒,北方易内外寒气相吸引而易致肝肾之虚,调理时可适当区分。


偏脾胃:

艾姜茶
来源:《世医得效方》。

组成:艾叶5、干姜3、花茶3

制作与用法:用艾叶、干姜的煎煮液25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效解析:艾叶、干姜均味辛性温,能温中散寒;两药协同能加强温补效果。


偏肝肾:

肉桂杜仲茶
来源:《会约医镜》。

组成:肉桂3、杜仲2、花茶3
制作与用法:用250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效解析:肉桂味辛性温,能元阳,暖脾胃,除积冷,通血脉;杜仲味甘性温,能补益肝肾、强筋壮骨、调理冲任、固经安胎的功效。两药协同,温通结合,能补温肝肾,祛寒止痛。 


阴虚体质:中医之阴又有津、液之淡稠分别,其补充亦有迅迟、难易之分,当交替配合、长短结合,方能终达目标。南方热天出汗多,阴津丢失快,补充水津快的当多用为是。


偏清爽:

二根茶
来源:《千金方》。

组成:白茅根5、芦根3、绿茶3

制法与用法:用200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效解析:白茅根、芦根均味甘性凉,能清热生津。两药协同能迅速补充身体水津之需。


偏滋腻:

菟丝麦冬茶
来源:《本草纲目》。

组成:菟丝子5、麦冬3、花茶3

制作与用法:用250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效解析:菟丝子味甘性平,能平补肝肾之阴液;麦冬味甘性微寒,能滋心肺之液。两药协同能补肾滋阴,补心肾之不足


血瘀体质:血瘀在中医看来既是病理之结果,又是病理之原因,血瘀调理就有了防变与治变之分,防变就是尚未有血瘀导致的定点疼痛等不适,治变就需增加特定部位的引经之药。北方寒冷天气更易加重血瘀程度,出现不适的可能增加,当根据不适部位进行调整才能保证调理效果。


平和通瘀:

山楂茶
来源:《纲目》、《日用本草》。

组成:山楂5、绿茶3、冰糖10

制作与用法:用200开水泡饮,冲饮至味淡。
功效解析:山楂味酸甘性微温,能消食积,散瘀血。此茶能消食健胃,行气散瘀,可用于胃脘胀满、高血脂症。


胸心瘀痛:

栝蒌神效茶
来源:《妇人良方》。

组成:栝蒌5、当归3、乳香2、没药2、绿茶5。制作与用法:用栝蒌、当归、乳香、没药的煎煮液350,冲泡绿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效解析:栝蒌味苦性寒,能化痰行瘀,为治理心胸痹痛之常用药物;当归味甘性温,能补血活血,补而不腻,活而不伤;乳香、没药味辛苦性温,为活血化瘀有效药物。诸药协同,能理气活血,祛瘀消痈。只是过通耗气,此茶应间断饮用,不宜长久服用。


痰湿体质:痰湿治则本以温化为首要大法,只是痰与湿在中医还是有较大差别的,痰更粘,更不容易消除,可能不宜骤温,尤其是在南方,当虑化热之变;而湿通过利小便即可取良效。


温渗利尿:

半茯茶

来源:《金匮要略》。

组成:半夏5、茯苓3、生姜3、花茶3
制作与用法:用350水煎煮半夏、茯苓、生姜至水沸后,泡茶饮用。也可直接冲饮。

功效解析:此茶饮实际上是化痰经典方二陈汤的简化,二陈汤的组成是半夏、陈皮、茯苓和甘草,此饮去陈皮的通下与甘草的腻滞,加生姜味辛性温,强化温化水饮之力。


清化腻痰:

天贝茶
来源:《本事方》。

组成:天门冬5、川贝母3、茯苓3阿胶3、杏仁3、绿茶3

制作与用法:用前五味药的煎煮液400泡绿茶饮用。

功效解析:川贝味甘淡性平,为清热化痰之上品;茯苓味淡性平,淡渗水湿之最常用药物;天门冬、阿胶味甘性凉、温,防过化伤津;杏仁清肺降逆止咳;此茶可清肺祛痰。


湿热体质:因湿致热总是有点郁的情况了,既然郁就要弄清楚是郁在何处,才能有针对性地清热,还要灵活把握渗湿与清热的比例、先后等。南方外湿更多,弥漫性湿热多见,习俗中的茶饮亦多见, 北方则体内滋生更多见,健脾渗湿就必须了。


最简单、符合日常生活的是作为云、桂、湘等地苗族传统饮品的虫茶,现在也有商品。经过美食旅游专栏作家巴陵《遍地炊烟》的专门介绍,不但有了别样的文化意蕴,而且其中详细的制作方法介绍使虫茶的自然属性更加突出了。


虫茶是化香夜蛾和米黑虫取食化香树叶和苦茶而排出的虫屎,经过处理获得的黑褐色、颗粒状物,这有点像中药里的蚕沙(是蚕宝宝进食桑叶排出的蚕粪)。虫茶在《本草纲目》中即有记载,有清热解毒、化痰顺气的作用,有相当量的粗蛋白、粗脂肪、糖类、单宁、维生素、咖啡因、止血的活性物质和微量元素。哪怕是剩下的茶渣也有散瘀止痛、解毒消肿的作用呢,敷在虫咬蚊叮的患处几乎可以立竿见影。


从上描述,我们知道虫茶的凉性更强一些,蚕沙则偏温性。


虫茶的饮用方法和效用就借巴陵的描述吧,更有现场感些。先在杯中倒入开水,放入适量虫茶颗粒,盖好杯盖。虫茶颗粒先漂浮在水面上,释散出一根一根像血丝般的茶针盘旋漂浮水中,再缓缓下沉到杯底,如晨烟暮霭,袅袅娜娜,蜿蜒起伏,飞絮弥漫,散于杯里,并开始溶化,汤色为黄褐色或淡古铜色,清亮似茗,甘醇爽口,清香宜人,沁人心肺,即可饮用。还有吸引人的饮后感,饮后令人顿感心旷神怡、香郁甘美、回味无穷、心底舒畅、百喝不厌,有一股浓浓的水桑叶的味道在口腔里迷漫、回荡,连饮数杯,绝无腻感,反而情绪昂扬、思路开阔。


渗通结合:

宽中茶
组成:白术5、陈皮3、花茶3
来源:《全生指迷方》。

制作与用法:用250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解析:白术味甘性温,有健脾化湿作用;陈皮味辛性平,能轻柔理气通下;花茶性微凉,能调味发散。此茶能运脾除湿。

气郁体质:中医认为人身体内存在着大大小小的圆圈,人之元气必须在这些圆内没有障碍地运行,否则就轻则让人感觉不爽,重则影响脏腑功能了,时间长了就可能导致气、阴等重要元素的虚弱而偏气虚、偏阴虚。调理亦需轻而梳理气机为主,有定位时考虑药物归经,重时需兼顾补益气、津等。南方性情影响多见,北方则饮食影响更多见,可能定位症状更多见。


疏肝理气

柴胡赤芍茶
来源:《医医偶录》。

组成:柴胡5、赤芍3、枳壳2、香附2、甘草3、花茶3

制作与用法:用350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解析:本方即为疏肝理气名方柴胡疏肝饮的加减方,柴胡味苦性平,为疏理少阳肝经必用之品;赤芍味苦酸性微寒,能清散肝郁之火;枳壳、香附能通经行气;诸药能行气、祛瘀、止痛。


脾胃不畅:

木香连茶:

组成:木香5、黄连1、绿茶3

制作与用法:用200开水泡饮,冲饮至味淡。

功能解析:木香味辛苦性温,能下气宽中;黄连味苦性寒,量少能肠胃之积热;此茶能理气运脾,清泄积热。


特禀体质:理解过敏是肺卫、肌肤防卫功能不足,导致与外界接触的皮肤、气管、肠胃对空气、食物等产生过度的、不必要的反应。南方可能着衣少的时间长,皮肤接触机会多,北方则空气寒冷,气管过敏就可能多些了。


祛风止痒:

风天茶

组成:防风5、天麻05、蝉壳1、绿茶3

制作与用法:用水煎煮防风、天麻、蝉壳至水沸后,冲泡绿茶10分钟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效解析:防风味苦辛性温,治风通用,升发而能散,能治周身之风证;天麻、蝉壳药理证实有抗过敏作用;此茶能有效缓解皮肤搔痒。


强身解毒:

牛荆茶

来源:《本草衍义》。

组成:牛蒡根5、荆芥3、甘草3、绿茶3
制作与用法:用300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效解析:牛蒡味苦辛性微寒,能外透毒、内泄热,现在不少地方已作为强身的保健品使用;荆芥味辛性温,其功长于祛风邪;甘草味甘性平,有中和诸药作用,也有调理免疫抗过敏作用;此茶能健身解毒、缓解痒咳。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1
|
谭晓风
副主任医师
联勤保障部队第904...
传染科,感染科,内科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病,常规传染病的防治,对部分妇科病亦有一定的了解。
去Ta主页
Ta最近的文章 更多 |

热门文章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