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肺结节定期随访是指导临床决策的关键
2022年03月09日 【健康号】 周晓     阅读 8279

随着肺低剂量CT(LDCT)扫描的普及应用和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肺结节的检出率不断提高,恶性肺结节患者如果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则可明显提高患者生存率。

肺低剂量CT(LDCT)可以在高危人群中显著降低肺癌死亡率得到临床证实以来,LDCT在肺癌早期筛查(肺部结节,肺部磨玻璃结节)中的有效性越来越受到重视。我在门诊工作中,时不时就会有患者因听说周围有人查出肺磨玻璃结节,而找医生要求开一个LDCT检查。

“低剂量”,顾名思义就是指LDCT的放射剂量较常规CT检查低,一般在1/4水平,因而对人体的放射性损伤也少(大概相当于乘50次国内航班或自然生活环境中6个月的辐射暴露)。所以,用于人群的健康筛查是非常安全的,一年之中多做几次肺部CT检查是对于我们健康是影响不大的。

我们在肺部CT检查发现的肺结节(PN)是指肺内直径小于或等于3cm的类圆形或不规则形病灶,影像学表现为密度增高的阴影,可单发或多发,边界清晰或不清晰的病灶。

不同密度的肺结节,其恶性概率不同,依据结节密度将肺结节分为三类:实性结节(SD)、部分实性/混合性磨玻璃结节结节(mGGN)和纯磨玻璃密度结节(pGGN)。

其中,部分实性结节(混合磨玻璃结节)的恶性概率最高,其次为纯磨玻璃密度结节及实性结节。

纯磨玻璃密度结节是指肺内模糊的结节影,结节密度较周围肺实质略增加,但其内血管及支气管的轮廓尚可见。

实性结节是指其内全部是软组织密度的结节,密度较均匀,其内血管及支气管影像被掩盖。

部分实性结节(混合磨玻璃结节)是指其内既包含磨玻璃密度又包含实性软组织密度的结节,密度不均匀。

肺部CT发现肺结节如何处理?

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对于胸部CT检查发现的肺结节患者,除非肺结节具有明确的恶性肿瘤特征,需要手术之外,我们医生给绝大部分肺结节患者(尤其是性质不定的)的建议是“定期随访”!定期观察随访在肺结节的诊断与治疗中,起着至为重大而关键的作用!因为肺结节定期随访是指导临床决策的关键!

国内外各肺癌筛查指南或研究项目推荐的肺结节处理方案不尽一致(但是定期随访是他们的共同点),但通常都是根据结节的大小或体积、密度、位置、分布等特点提出处理意见  ,具体如下:

我国肺癌高危人群是指哪些人?

年龄≥40岁且具有以下任一危险因素者:

(1)吸烟≥400支/年(或20包/年),或曾经吸烟≥400支/年(或20包/年),戒烟时间<15年;

(2)有环境或高危职业暴露史(如石棉、铍、铀、氡等接触者);

(3)合并COPD、弥漫性肺纤维化或既往有肺结核病史者;

(4)既往罹患恶性肿瘤或有肺癌家族史者,尤其一级亲属家族史。此外,还需考虑被动吸烟、烹饪油烟以及空气污染等因素。

结合我国国情,中国的肺癌相关学科专家给出了中国版的筛查指南,高危人群定义为:年龄40~74岁,吸烟≥20包年;若已戒烟,戒烟时间<15年。大家参考一下,如果具备高危因素,的确是应该进行一次LDCT检查的。此外,在我国的肺癌高发地区,或存在长期职业暴露史,或有肺癌家族史、恶性肿瘤病史的人群,LDCT筛查也具有相当的现实意义。毕竟,早诊早治对于提高肺癌的疗效和预后是非常关键的。

与肺癌有关的几种标记物有哪些?

①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可作为小细胞肺癌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首选标记物;②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用于小细胞肺癌的诊断和治疗反应监测;③癌胚抗原(CEA)主要用于筛查肺腺癌及肺癌治疗过程中的疗效观察;④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对肺鳞癌诊断有参考意义;⑤鳞状细胞癌抗原(SCCorSCCA)对肺鳞癌疗效监测和预后判断有一定价值。基于肺癌在病理诊断层面的亚型,有时会出现混合型肺癌(如腺鳞癌)或腺癌合并神经内分泌细胞成分,因此上述肿瘤标记物常需要联合起来检查。此外,尚有部分肺癌肿瘤标记物检查呈阴性结果,在筛查早期肺癌(肺结节,肺磨玻璃结节)时一定要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给出诊断,必要时应咨询胸外科及呼吸科医生等专科医生处理。

多发性肺结节处理原则应遵循“依据最危结节/最大结节的随访原则”!

常表现为单一占主导地位肺结节伴有一个或多个小结节,建议单独评估每个结节。一般认为>10个弥漫性结节,很可能伴有症状,可由胸外恶性肿瘤转移或活动性感染导致,原发性肺癌的可能性相对较小。对于多发pGGN或mGGN,应遵循“依据最大结节的随访原则”,依据最大/最危结节的大小和性质,判定后续的处理原则(随访时间、活检或手术切除等)。

肺结节的影像学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

包括结节大小、形态、边缘及瘤-肺界面、内部结构特征及随访的动态变化。功能显像可进一步协助区分肺结节的良恶性。

外观评估:

(1)结节大小:随着肺结节体积增大,其恶性概率也随之增加。但肺结节大小的变化对GGN的定性诊断价值有限,还需密切结合形态及密度的改变;

(2)结节形态:大多数恶性肺结节的形态为圆形或类圆形,与恶性实性结节相比,恶性亚实性结节出现不规则形态的比例较高;

(3)结节边缘:恶性肺结节多呈分叶状,或有毛刺征(或称棘状突起),胸膜凹陷征及血管集束征常提示恶性的可能;良性肺结节多数无分叶,边缘可有尖角或纤维条索等,周围出现纤维条索、胸膜增厚等征象则常提示结节为良性;

(4)结节-肺界面(瘤-肺界面):恶性肺结节边缘多清楚但不光整,结节-肺界面(瘤-肺界面)毛糙甚至有毛刺;炎性肺结节边缘多模糊,而良性非炎性肺结节边缘多清楚整齐甚至光滑。

内部特征:

(1)密度:密度均匀的pGGN,尤其是<5mm的pGGN常提示不典型腺瘤样增生;密度不均匀的mGGN,实性成分超过50%常提示恶性可能性大,但也有报道微浸润腺癌或浸润性腺癌也可表现为pGGN;持续存在的GGN大多数为恶性,或有向恶性发展的倾向;GGN的平均CT值对鉴别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密度高则恶性概率大,密度低则恶性概率低,当然也需要结合结节大小及其形态变化综合判断。

(2)结构:支气管被包埋且伴局部管壁增厚,或包埋的支气管管腔不规则,则恶性可能性大。可通过CT增强扫描,更加准确评估结节病灶内及周边与血管的关系,有助于结节的定性。

功能显像:

对于pGGN和≤8mm的肺结节一般不推荐功能显像;对于不能定性的直径>8mm的实性肺结节建议进行功能显像,推荐PET-CT扫描区分良恶性。增强CT扫描显示增强>15HU,提示恶性结节的可能性大。

随访中肺结节有如下变化者,多考虑为良性:

(1)短期内病灶外部特征变化明显,无分叶或出现极深度分叶,边缘变光整或变模糊;

(2)密度均匀或变淡;

(3)在密度没有增加的情况下病灶缩小或消失;

(4)病灶迅速变大,倍增时间<15d;

(5)实性结节病灶2年以上仍然稳定,但这一特征并不适用于GGN,因原位腺癌和部分GGN可以长期稳定。

随访中肺结节有如下变化者,多考虑为恶性:

(1)直径增大,倍增时间符合肿瘤生长规律;

(2)病灶稳定或增大,并出现实性成分;

(3)病灶缩小,但出现实性成分或其中实性成分增加;

(4)血管生成符合恶性肺结节规律;

(5)出现浅分叶、短毛刺和或胸膜(牵挂)凹陷征。

目前临床工作中,对在影像上表现以磨玻璃成分为主的早期肺癌,常规以保留更多健康肺组织为目的的亚肺叶切除术(楔形、肺段、亚段、联合亚段等)具有非常好的临床效果。

其肿瘤学疗效与肺叶切除相似,在不牺牲治疗彻底性的基础上,保留了更多的健康肺组织,进一步减轻手术创伤、实现微创治疗的真正内涵。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