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为什么说“胃不和则卧不安”?
2018年08月12日 【健康号】 黄世敬     阅读 10094

在中医经典《内经》中则明确提出“胃不和则卧不安”,指出胃肠疾病与抑郁、焦虑等睡眠障碍相关疾病密切相关。

“胃不和则卧不安”不仅作为不寐(又称失眠)的病因病机,而且临床上,“胃不和”还可能是以胃脘痞闷,似饥非饥,隐痛灼热为主诉,伴有胸中懊恼不安,乃至惊悸、抑郁、焦虑、失眠的一组综合征。“卧不安”亦不是单一指失眠,有卧起烦惊、心烦不宁的意思。中医经典《伤寒论》也有“胃不和,烦而悸”的说法。因此“胃不和则卧不安”还指胃肠疾病常伴有抑郁、焦虑状态。

现代医学中,胃肠道的动力、感觉和分泌功能主要受自主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易受内外环境的刺激及情绪因素影响,胃肠道是心身相关最敏感的器官。因此胃肠道疾病状态常伴有失眠、心烦、反复不宁等。这些认识与“胃不和则卧不安”相一致。

“胃不和则卧不安”的发生过程中,胃之受纳腐熟水谷能力下降,则早饱、胃脘痞闷、饮食寒温不适;脾气不升,胃气不降,则常见咽中异物感、胸痞、口苦、暖气、胃胀、大便干溏不调;脾胃失和,则有肝气不舒、情志不畅,长吁短叹,抑郁急躁,疑病重重;肝郁化火、扰乱心神则心烦少寐,多梦惊悸,出现一系列的卧不安表现。

“胃不和则卧不安”状态下,须采用调脾胃、解肝郁、宁心神相结合的治疗原则。强调“胃和则愈”,临床上常用柴胡疏肝散配合左金丸、开心散进行调理。

重要信息: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黄世敬教授团队长期致力于心脑血管病、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抑郁症、脑白质病、帕金森病、更年期综合征、骨质疏松及颅内肿瘤术后等病的中医药防治研究。近期开展“开心解郁丸治疗抑郁症临床研究”,如果您:1、符合抑郁症诊断标准,2、符合中医元气亏虚,气血郁滞证诊断标准,3、年龄在18-70岁。就有机会加入我们的临床研究,并将获得:治疗前后安全性检查包括血、尿常规、肝功、肾功、心电图检查、量表检查及研究用药全部免费。若有意自愿参加者,详情请于我院老年病科(门诊楼二楼9诊室-周一上午);特需(门诊楼十一楼18诊室-周一下午)咨询,亦可参照黄世敬医生个人网站《广安门医院招募抑郁症患者志愿者》。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5
|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