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不要乱吃药!儿童用药的7个原则,避免造成严重后果!
2024年03月15日 【健康号】 健康资讯     阅读 6960

儿童是一个特殊群体,由于其正处在身体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各脏器均未完全发育成熟,肝脏的解毒功能较差,因此儿童在用药方面就应该较成年人更为谨慎。

儿童是一个特殊群体,由于其正处在身体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各脏器均未完全发育成熟,肝脏的解毒功能较差,因此儿童在用药方面就应该较成年人更为谨慎。
即便是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 , 也存在差距。但由于目前市面上儿童用药缺少安全性资料、药品种类少、合适剂型也少,导致了很多的儿童不合理用药。


今天就讲一下儿童用药的七大原则。


01疾病诊断要准确


药物治疗之前应尽可能明确诊断,只有明确诊断才能对症下药,才能保证药物选择的准确性,这是药物治疗的前提。

02用药时机需把握

能不用药尽量不用药。
孩子一旦有点不适,很多家长就会急着给孩子服药。
其实应该先观察孩子的状态,比如感冒引起的发热,一般不超过38.5℃,孩子精神尚可,家长可以先在家中用酒精擦拭身体或用冰袋物流降温,多喝水多排尿。


如果体温降不下来再使用退烧药;但如果温度过高、精神萎靡或者出现呕吐之类的,建议及时就医。


                                                        03药物选择要合理

能用一种药就不用两种。
孩子用药应严格掌握适应症,尽量简单化用药,选择成分单一的药物更安全,药名带有“复方”二字的药物应慎用。
控制联合用药,以免药物成分和药效叠加,出现不良反应的风险就会增高。

04用药剂量需准确

尽量选用儿童专用剂型。

无论是医生还是家长,在选用剂型时都应该在有儿童剂型的情况先首选儿童剂型,如果没有儿童专用剂型的,应及时就诊咨询医生或药师,根据具体情况或临床经验来选择是由成人剂量换算,还是按年龄、体重或体表面积来计算,不要自行衡量判断,很容易造成用药过量。

05给药方式要合适

给药途径要选择得当,一般遵循能口服不注射的原则
婴儿多选用颗粒剂、口服液等,还要特别注意选择适合小儿的口味和颜色,尽量选择半衰期较长的药物,以减少用药的次数。


有些家长动不动就要求输液,觉得输液恢复的快,尤其是抗生素,殊不知,不合适的给药方式容易产生耐药性,发生不良反应的机率也更高。

06注意禁忌药品


有很多药物在不同年龄段的儿童中为禁/慎用药,例如以下几种:
1、喹诺酮类(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等)18岁以下儿童禁用。喹诺酮类药物可致骨关节病变,特别是负重骨关节软骨组织的损伤。
2、氨基糖苷类(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等)6 岁以下儿童禁止使用,6岁以上慎用。氨基糖苷类药物存在明显的耳毒性和肾毒性,有可能导致不可逆耳聋和肾功能损害。
3、四环素:8岁以下儿童慎用。四环素类药品可引起牙釉质发育不全、牙齿着色变黄和骨生长抑制。
4、呋喃唑酮新生儿禁用,14岁以下儿童禁用。呋喃唑酮容易发生不可逆的神经炎和严重的皮肤反应,如血清病样荨麻疹等。
5、小儿氨酚烷胺颗粒新生儿和1岁以下婴儿禁用本品。因为本品含金刚烷胺和咖啡因,而目前尚不清楚金刚烷胺在1岁以下儿童身上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6、安乃近18岁以下青少年儿童禁用。安乃近可能会引起血液系统严重不良反应,如粒细胞缺乏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7、匹多莫德颗粒:3岁以下儿童禁用。原因是它存在消化系统损害、皮肤损害等多种不良反应。
8、藿香正气水不建议儿童使用。因为藿香正气水含有40-50%的酒精,儿童服用存在酒精中毒的风险。另外它还含有生半夏,过量服用也存在一定的毒性。
9、阿苯达唑2岁以下小儿禁用。两岁以内的幼儿肝肾发育尚不完善,药物会伤害幼儿的肝肾功能。
10、不要盲目补充维生素及其他营养素类:有些家长担心孩子的营养跟不上,自行购买维生素或微量元素给孩子服用,有些甚至给孩子服用成人的保健食品,殊不知,会给儿童造成严重的损害,甚至影响生长发育。


维生素A、维生素D过量会出现厌食、发 热、烦躁、哭闹、肝肿大及肾脏损害、高钙血症等。
锌摄入量过多,会在体内蓄积引起中毒,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发热等症状,引起上腹疼痛、精神不振,甚至造成急性肾功能衰竭。
补品、营养品会导致儿童内分泌紊乱,出现肥胖或性早熟等不良反应,从而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

07严密观察用药后反应


儿童体质较为敏感,容易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因此,用药过程中及用药后应严密观察,以免造成严重后果。
无论是医务工作者还是家长,都有必要对儿童安全用药的常识进行学习,从而提高儿童用药的安全性。


不要乱吃药!儿童用药的7个原则,避免造成严重后果
https://zhuanlan.zhihu.com/p/683114725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9
|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