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我的良药不苦口”
2021年01月31日 【健康号】 钱峻     阅读 8243

中药味苦是常态,不妨用心体察......

      常说“良药苦口利于病”,这是临床的常态,但我们在临床上还是能见到相反的情况。这位患者的药中只有少量甘草是甜味,那么甜从何来?很多年前,有一位患者复诊时反馈药是甜的,一看处方,却有黄连等苦寒之品。从那之后,便习惯于询问患者药的味道,结果反映药味甘甜者真不在少数,含有黄连的方药而能品出甜味者,也屡见不鲜,尚有患者初服味甜,但随着症状的缓解,药就变苦,甚至难以下咽。
        如何解释类似这样的现象?不妨先来连接一下大家所熟悉的饮食口味。中医认为,偏嗜肥甘,易生痰湿;偏嗜生冷,易伤脾胃;过食辛辣,易病燥热。但是我们在临床上可以看到,偏嗜荤腥油腻的可能提示患者处于脾胃气虚的状态,需要“肥甘”之品来补充身体之不足,但脾胃又虚不受补,从而出现长期大便稀溏不成形、“吃什么都不长肉”等表现。而偏嗜生冷,也可能是脾胃有热,需要寒凉之品以清热,但过度生冷之食又更伤脾胃,最终可能反而不耐寒凉;而偏食辛辣的患者,病体往往容易感受寒湿之邪,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在气候环境相对潮湿的地区,如四川一带的人往往喜食辛辣。

        是否可以认为,品出甜味的方药,是身体对药物的肯定?也就是说,医生所开的药方,满足了患者身体的某些需要。而服药过程反馈先甜后苦者,可能是随着症状的改善,该方药已经不再能针对患者当下的身体状态了,复诊医生接收到这样的信息,结合症状的改善程度,或可更好地判断病情,对方药进行调整。

        感染病专家张文宏教授说,喝粥缺乏营养。医圣张仲景在其《伤寒杂病论》中却言,啜热稀粥可助药力以退热。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饮食是否合适,虽有章可循,最终还是自己的身体说了算;服药是否得当,也得问问身体的感受。中医是个体化的治疗,有特色,也不乏局限,详问细察,全面了解患者身心多方面的感受,才能有的放矢,针对患者身体的需要处方用药。而作为患者,不断体察服药前后身体的感受和变化,正确地反馈,并能谨遵医嘱,与医生有效互动,才能在诊疗过程最大限度地支持到身体的康复。

        诊疗如是,日常生活中维护身心健康的点点滴滴,又何尝不是如此?所以,我们倡议,无论您是医生,还是患者或其家属,乃至与医疗相关的从业者、管理者或学习者,只要您对中医临床诊疗、身心调护有所感悟,欢迎分享哪怕片言只语(sizhongyifang@163.com),我们将视作珍宝,进行整理,并在这里和大家交流。我们坚信,对健康生活的思考、体察和感悟,将会有连接、有传递、有交融、有升华。让我们一起,迈向寿康人生!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