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中医的“神”是什么
2021年02月20日 【健康号】 钱峻     阅读 9714

中医对“神”的认识很多,如古人将脑的功能归属于心,“心藏神”之神,即指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而从诊疗的角度,神则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总的外在表现,所谓“望而知之谓之神”。

        对“神”这个字,没有人会觉得陌生,也都会用,比如神仙、神通、神气、神采飞扬、财神等等,我们伟大的祖国,也被称为神州大地。    

        中医对“神”的认识很多,如古人将脑的功能归属于心,“心藏神”之神,即指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而从诊疗的角度,神则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总的外在表现,所谓“望而知之谓之神”。   

        中医望神,主要是通过观察个体的两目、神情、气色、体态这4个方面,获得对其神的状态的初步判断。可以这么说,正是这4个方面的具体表现,让”神“这个看似抽象的概念落地。比如我们经常会对朋友说:“你今天的气色真好啊“,这里的”气色“,就是指的面部的光泽度,是脏腑精气的外荣。  

        读者不妨结合生活常识,举些例子来说明,什么样的眼神、精神意识和表情、面部的色泽、以及形体姿态,可以帮助医生来判断一个人是处于正常的”得神”状态,还是身染小恙的“少神”状态,或者是重病缠身的“失神”状态?当然最严重的,还有回光返照的“假神”状态。

        在日常会话中,我们时常也会提到”精气神“。中医认为,神的存在,以脏腑精气为基础,神又是脏腑精气的外在表现。所以一般认为,精、气、神三者,盛则同盛,衰则同衰。望神的意义在于,通过望神,可以了解人体脏腑精气是否充沛。

        当然中医对“神”和“望神”理解,远不止于此,严格意义上的望神,也并不局限于望诊。但如何保持”得神“的身体状态,远离”少神“和”失神“,才是我们最需要关注的。

        撇开治疗,更为重要的,还是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不妨参考下我们前期推荐的养生之法哦。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