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幽门螺杆菌(Hp):为啥“灭”不掉?
2021年04月21日 【健康号】 孟欣颖     阅读 8191

门诊上常能遇到吃药“灭菌”不成功的患者,特别是多次“灭菌”失败的患者,大家共同的问题就是:这个幽门螺杆菌(Hp)咋这么难灭?为啥总“灭”不掉呢?
Hp根除不成功既有细菌的因素,也有接受治疗的人本身的因素。一些因素非人力可控,但也有一些能避免的情况,应在接受治疗前、或治疗中,甚至治疗后引起足够的重视。
首先,细菌方面的因素。
Hp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是导致根除失败最主要的原因。由于抗生素的普遍使用,根除Hp方案中最为常用的克拉霉素甲硝唑左氧氟沙星等的耐药率基本都在20%以上。另一常用抗生素阿莫西林的耐药率较低,报道认为不超过10%,但青霉素过敏的人就很难从中获益。一些不常用的抗生素,如四环素、呋喃唑酮(痢特灵)的耐药率低,不超过5%,被作为一线治疗失败后的补救治疗,但上述药物目前在城市中很难购买到,且药物的副作用相对较大,也限制了这些药物的使用。还有一些治疗感染的常用抗生素,比如莫西沙星,虽未被用于治疗Hp,但发现也有较高的耐药率(约10%)。这样大范围的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有报道甚至是同时对两种或三种抗生素均发生耐药(称为多重耐药),不仅导致HP首次治疗的成功率下降(比如经典的三联x10天方案目前报道的根除率不到70%),也给后续再次或多次根除治疗造成了压力。
除了细菌耐药这一主要原因,还有大约50%的治疗失败不能用Hp耐药解释,而是与以下一些因素有关,比如:部分菌株(如cagA阴性、毒力较小的菌株)可能对抗菌药物不敏感;Hp定植在胃体窦交界的部位而非在胃体或胃窦;胃内细菌负荷量过高等,也会导致治疗失败。总体来说,细菌因素导致的治疗失败基本属于不可控因素。
其次,患者的因素。
因药物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口苦、皮疹等)或用药疗程较长(目前疗程多为10-14天),有的患者服药依从性比较差,通常表现为:间断服药(想起来吃,忘了就算了)、自行停药、减少药量或用药品种、自行缩短疗程等。用药不规范很容易导致细菌耐药致使治疗失败。这一点其实是可以尽量避免的!在服药前做好服药计划(比如需要出差的话就先不服药,避免漏服),如出现不良反应觉得不能耐受,要及时去门诊咨询医生更改治疗方案。
还有一些患者方面的因素,比如:平素喜欢滥用抗生素;有吸烟、饮酒、暴饮暴食等不良习惯;口腔卫生习惯不佳,牙菌斑内有Hp定植;对质子泵抑制剂(英文简称PPI,比如奥美拉唑、雷贝拉唑等)存在快代谢的个体差异;机体免疫状态低下,也比较容易出现治疗失败。除了机体免疫力低下、对治疗药物的反应存在个体差异这样不可控因素外,平时不要滥用抗生素、戒烟戒酒、规律饮食、规律作息、注重口腔卫生等还是能够做到的。
目前认为根除治疗开始前2周内使用PPI或抗生素,可通过影响细菌活性而降低Hp的根除率。因此,在准备治疗时要停用PPI类抑酸药和抗生素至少2周。这一点也是可以提前做到的。
最后,还要强调一点。Hp即便根除成功也并非一劳永逸。如果生活环境的卫生条件比较差,也不注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饭前便后不洗手、不注意分餐、餐具不干净、生熟食物混放、食物不清洗或烹饪不彻底、不刷牙等等),就很容易导致Hp的再感染。所以力所能及的改善卫生条件和习惯也是值得重视的。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