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株(残余)胆囊炎
2018年06月06日 【健康号】 黄安华     阅读 9579

残余、胆囊炎、残株

 残余胆囊疾病是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中的一种,包括残余胆囊炎、残余胆囊结石、残余胆囊癌变等。近年来,随着小切口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广泛应用,残余胆囊疾病的发病率有所增加。残余胆囊疾病的发生多与第一次手术有关。残余胆囊疾病是由于胆囊切除不完全,术后胆囊残留或胆囊管残留过长逐步形成的囊腔样结构,可并发炎症及结石,引起类似胆囊炎的临床症状,大多数发生于急诊手术患者。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胆石病科黄安华。


残余胆囊疾病形成的原因有多种:①临床手术中因各种原因对胆囊三角解剖困难,导致胆囊或胆囊管残留过长;②急性胆囊炎,胆囊三角区充血水肿、粘连严重,行胆囊切除术时残留的胆囊粘膜清除不彻底逐渐形成再生胆囊。③慢性胆囊炎反复发作,胆囊萎缩,胆囊三角纤维化,造成胆囊切除术时胆囊分离困难而导致胆囊或胆囊管残留过长。④外科手术医生经验不足,检查不仔细,手术时胆囊或胆囊管残留过长。


残余胆囊应与肝门部的肿瘤、囊肿以及胆囊术后的胆囊窝积液等鉴别。肝门部肿瘤多为实质性回声,内部回声可不均匀,可出现液性暗区,但不出现胆囊壁样的结构,可行脂餐试验观察有无缩小而明确诊断。肝门部囊肿的声像图有时与残余胆囊表现相似,但肝门部囊肿不与胆总管相联系,可仔细扫查其与胆总管的关系加以鉴别。术后胆囊窝积液常常发生于手术后早期,位于胆囊窝中下部,边缘不规则,无包膜的液性暗区,是局部组织水肿积液形成,多自行吸收,短期内复查液性暗区可缩小或消失。


诊断残余胆囊疾病时要注意:患者有胆囊切除手术史,术后出现术前症状,结合影像学检查多可诊断残余胆囊。B超经济、无创,可重复检查,但受肠腔气体和术后局部解剖改变的影响,有时不能完全反映残余胆囊情况。ERCP和MRCP均可确诊。但ERCP为有创伤检测方法。MRCP为无创性检查,具有多方位显示残余胆囊与胆道树的关系的特点,最值得推广。


总之,残余胆囊诊断后应手术治疗,有症状的残余胆囊或胆道疾病合并残余胆囊的病人,应手术切除残余胆囊。本文选自李越华等,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黄安华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东方医院北院
肝胆外科,胆石病(外...
胆囊结石、息肉、腺肌症与胆管结石等胆道疾病个性化治疗;胆道疑难杂症。擅长胆病领域所有微创手... 更多
去Ta主页
Ta最近的文章 更多 |

热门文章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