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原位癌要不要切?我们有十条分析,请您参考
2021年11月15日 【健康号】 莫靓     阅读 8122

WHO更新分类,引发热议
2021年4月发布的第五版胸部肿瘤WHO分类中的肺肿瘤分类目录,把原位腺癌和不典型腺瘤样增生从腺癌目录中移出,另归类到前驱腺体病变,而微小浸润腺癌依然归类为腺癌。

自此,激烈的讨论由此引发。

争议的核心问题是:一方认为,既然原位腺癌与癌前病变并列,不再属于恶性肿瘤,而是肿瘤的良性阶段,那么理所当然它并不需要手术切除,再进行有创治疗就属于过度治疗了。另一方当然是反对这个观点了。

讨论这个问题前,我们先进行简单的科普:

*肿瘤引起的肺部磨玻璃结节,按病理性质分为不典型腺瘤样增生(AAH)、原位腺癌(AIS)、微小浸润腺癌(MIA)、浸润腺癌(IA)四种。其中不典型腺瘤样增生属于癌前病变,被认为是肿瘤的良性阶段,建议定期随访观察;微小浸润腺癌(MIA)、浸润腺癌(IA)被认为是肿瘤的恶性阶段,建议手术切除。

*原位腺癌仍然是局限在上皮内的癌细胞,但对于周边组织、间质、血管、胸膜都没有侵犯,与良性阶段的不典型增生有相同的特点,可以被认为是肿瘤的良性阶段。因此,原位腺癌切除后治愈率可以达到100%。
那么,是否原位腺癌就不需要手术切除了呢,是否就不属于恶性肿瘤了呢?

切与不切,医患一起来分析


切与不切,专业医生的观点不一,身处其中的患者更是困惑不解。事实上,积极治疗与过度治疗,本身就是一对存在辨证关系的矛盾体。我们不妨看看下面的分析:

#1
无论是影像学还是术中病理学,都无法精准实现原位腺癌的诊断,只有通过手术切除之后的石蜡病理才能明确诊断。千万不要单纯认为原位腺癌就不需手术切除了。
#2
只有完整切除的肿瘤才能诊断为原位腺癌。活检的肿瘤样本因为无法排除未被活检的其他部位没有间质、血管或者胸膜侵犯,而无法明确诊断为原位腺癌。目前也不建议术前对肺部磨玻璃结节进行诊断性穿刺活检,因为存在一定的假阴性、气胸、血胸、针道播散等风险。
#3
大多数原位腺癌属于惰性生长:往往3~5年增长1~2毫米,有些更慢,但也有少数快速生长、密度增高、转移风险增高。即便原位腺癌处于良性阶段,我们仍然无法得出它永远不会发展变化的结论,无法杜绝它向微小浸润腺癌转化的可能,也无法遏制它向恶性阶段发展的趋势。
#4
对于肺部磨玻璃结节判断为原位腺癌的患者,定期随访观察看动态变化,是目前临床上可行的方案。
#5
即便在原位腺癌出现结节增大、密度增高的时候再进行手术,从大概率事件而言,仍然是相对安全的,但并不代表小概率的极端案例不会发生。
#6
对于肺部磨玻璃结节的随访观察,目前CT是唯一方案。通过CT随访,定期观察看动态变化,出现增大及密度增高则考虑手术,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肺部磨玻璃结节随访方案。
#7
国外研究表明,辐射诱发的肺癌和其他癌症在10年内的发生率分别为3/10000和5/10000,因此对于肺部磨玻璃结节原位腺癌惰性生长的患者,一般建议拉长随访间隔,避免辐射效应。
#8
如果出现浸润腺癌明显征象时才建议手术,并不符合肺癌早诊早治的原则,也不要强调原位腺癌患者必须立即手术。早诊早治与过度治疗是一对辨证的矛盾体,二者之间所谓度的衡量,也是对患者切身利益的思考。
#9
患者应理性对待原位腺癌,不要“心太大”,也不要“心太小”,既不能置之不理,也不能如坐针毡。既怕手术伤害又怕CT辐射,属于典型的“前怕狼后怕虎”的焦虑心态,切记两害相权取其轻。
#10
随访需要定期,选择需要果断,相信大概率事件,理解小概率问题,从容不迫地面对手术与随访的争议。
结论:
肺部磨玻璃结节如果倾向原位腺癌的诊断,那么手术与随访的争议就会随之而来。这是一个客观与主观相结合的哲学问题,并非简单的开刀与随访的选择。引用国外学者的观点:“现实是,我们都像盲人一样,试图刻画一个无法完整观察的实体,我们必须小心,不要过分强调某一特定的观点,也不要过分从特定的观察中得出结论。”

这就好像“盲人摸象”故事的重现。虽争议不断,众说纷纭,但我们都距离真相更近了一步!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1
|
莫靓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胸外科,心胸外科
胸心血管外科常见病,疑难危重病,肺小结节的诊治及手术,尤其擅长微创胸腔镜手术治疗肺、食管、... 更多
去Ta主页
Ta最近的文章 更多 |

热门文章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