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卵圆孔未闭
2024年04月26日 【健康号】 蒋伟     阅读 10383

卵圆孔未闭的基本知识

    卵圆孔是胎儿发育所必需的一条生命通道,出生后大多数人原发隔、继发隔相互贴近、粘连、融合形成永久性房间隔(红色箭头所指处)。

 

    若3岁以上卵圆孔未完全融合,遗留裂隙样通道,称为卵圆孔未闭(PFO)。人群患病率20%-34%。对于诊断为PFO并经过仔细评估后未发现其他病因引起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经导管PFO封堵术可降低卒中复发风险。

     

    临床上常用经颅多普勒超声发泡试验筛查卵圆孔未闭及判断右向左分流等级。诊断依靠经胸/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白色箭头所指处),超声声学造影可发现潜在的卵圆孔未闭(黄色箭头所指处)。

 

    解剖学特征

    卵圆孔未闭相关脑卒中。可能机制是反常性栓塞。

    反常性栓塞是源自静脉系统的血栓通过心、肺水平的分流,进入左心系统导致体循环栓塞的临床现象,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心肌梗死、胃肠缺血、肾梗死、外周动脉栓塞等。

    药物治疗预防PFO相关卒中。抗凝药并不优于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推荐抗凝或抗血小板二级预防。

    对经神经病学专家会诊后诊断为卵圆孔未闭相关卒中患者的临床处理策略建议如下。

(1)16~60岁卵圆孔未闭相关卒中患者,建议行卵圆孔未闭封堵,而不是仅单纯使用抗血小板或抗凝治疗。

(2)60岁以上卵圆孔未闭相关卒中患者,建议行卵圆孔未闭封堵,而不是仅使用抗血小板或抗凝治疗,但需要术前评估卵圆孔未闭封堵术的获益与介入相关操作的风险。

(3)16岁以下卵圆孔未闭相关卒中患者,术前必须由包括神经病学专家在内的多学科协作团队讨论,详细评估卵圆孔未闭封堵术的获益与介入相关操作的风险,鉴于生理性原因等复杂情况,原则上不建议(或不要)对婴幼儿和儿童患者实施封堵。

(4)具有以下合并症的卵圆孔未闭相关卒中患者,需要术前评估卵圆孔未闭封堵术的获益与介入相关操作的风险:①合并易栓症的卵圆孔未闭相关卒中患者,建议在终生抗凝/抗血小板治疗的基础上行卵圆孔未闭封堵,而不是单独抗凝/抗血小板治疗;②有深静脉血栓病史需要终生抗凝治疗的卵圆孔未闭相关卒中患者,建议行卵圆孔未闭封堵及终生抗凝治疗,而不是仅终生抗凝治疗;③有肺栓塞病史且需要终生抗凝治疗的卵圆孔未闭相关卒中患者,建议行卵圆孔未闭封堵及终生抗凝治疗,而不是仅终生抗凝治疗。

    经导管封堵PFO预防PFO相关卒中。

     

    经导管封堵PFO的适应证:年龄16-60岁,血栓栓塞性脑梗死伴PFO,未发现其它卒中的发病机制,PFO伴房间隔膨出瘤,或中-大量右向左分流,或缺损>2mm,建议经导管封堵PFO。

    术后局部压迫4-6小时,常规肝素抗凝48小时。口服阿司匹林100mg+氯吡格雷75mg,1个月,之后口服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5个月。

    房间隔封堵术基本流程如下:

    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蒋伟
副主任医师
西安市人民医院(西安...
心血管内科,心脏泛血...
了解内科常见疾病,熟悉心血管系统主要疾病,主修心律失常介入诊疗,心电生理与起搏方向认识比较... 更多
去Ta主页
Ta最近的文章 更多 |

热门文章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