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葛优瘫”要不得,新冠疫情期间在家如何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
2020年02月28日 【健康号】 钱明     阅读 8093

一文了解新冠疫情期间在家如何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

专家简介:钱明,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骨科医院脊柱外科副主任医师,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擅长各型颈椎病。颈椎管狭窄症、上颈椎畸形、脊柱疑难病、各型脊柱肿瘤等的微创以及手术治疗。

这个春节相比于往年都显得不同寻常,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爆发,一方面为了防止自己感染上病毒,另一方面也为了阻断病情的传播,大家都纷纷响应号召,在家“宅”了起来,过上了曾经“梦寐以求”的日子。可在家干什么呢?相信许多人不是“葛优瘫”在沙发上,就是半躺在床上,刷手机、看电视.......一点也不想动。这个姿势好像舒服,其实“葛优瘫”这种半躺着坐的懶散坐姿,是最伤腰的姿势!长此以往,病毒会不会找上门说不好,但腰椎间盘突出这个疾病怕是迟早会“缠”上身。


“葛优瘫”这个姿势看上去十分舒服,是因为基本用不到我们颈部和腰部的肌肉,肌肉不着力自然就感觉放松了。但由于腰椎缺乏足够支撵,原有弧度被迫发生改变,骨盆向后倾斜,椎间盘所受应力增大,此时腰椎间盘承受的负荷要远大于正常坐姿和躺姿。长期如此姿势,对腰椎危害都是非常大的,这也是许多人躺完之后感觉腰疼的主要原因。为了预防腰椎间盘突出,“葛优瘫”要不得!

腰椎间盘突出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好发于20~50岁的患者,男性多于女性。有数据显示,我国腰椎病患者已突破2亿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占全国总人数的15.2%,已经成为了引起腰腿痛的常见疾病。想要充分理解腰椎间盘发生的原因,我们首先需要简单了解下腰椎间盘的结构。腰椎间盘是腰椎与腰椎之间一块类似于海绵的东西,起到缓冲脊柱运动压力的作用,而腰椎间盘主要由内部的髓核和外周围绕髓核的纤维环组成。在外力或是老化等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的神经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疼、腿痛等一系列症状。

腰椎间盘突出症常常是在椎间盘退变的基础上所产生的,研究表明,大概在20岁以后,人体椎间盘就开始逐渐退变,因此年轻人同样要警惕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此外,腰部受过外伤、长期反复的外力作用、长期进行体力劳动、长期保持单一姿势的人群,如司机、货运工人或由于疫情长期宅在家中的各位,都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高发人群,一定要注意预防。

腰椎间盘突出产生临床症状的原因多是由于相关的神经受到压迫产生的,因此常常表现为腰腿部的疼痛、下肢放射痛等。此外,向正后方突出的髓核或脱垂、游离椎间盘组织压迫马尾神经,将会导致大、小便障碍,会阴和肛周感觉异常。严重者可出现大小便失控,甚至双下肢不完全性瘫痪等症状,由此可见,腰椎间盘突出的危害还是特别大的。


在治疗方面,可分为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主要包括卧床休息、牵引治疗、正规专业的推拿按摩等保守治疗,同时,一些消炎止痛、活血、神经营养药物的使用也具有一定的效果。在手术治疗方面,目前临床上最常见的还是椎间孔镜下对突出椎间盘的切除、回纳、减压,对腰椎的固定融合等微创手术方法。但我们需要知道的是,临床上大多数人其实是都不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即进行保守治疗即可,另一方面,由于腰椎间盘是一种老化疾病,手术只能确保很长一段时间腰椎间盘平稳不发作,但并不是完全治愈。因此对于这种疾病,重点还是预防为主。那么疫情在家如何保护腰椎呢?

1、使用托腰靠垫

最好不要斜躺在沙发或床上看电视,如果可能,最好使用靠垫或有腰托的高背椅,且腰部应紧贴椅背,不弯腰弓背,使大腿有所支撑,以减轻腰部肌肉负担。

2、勿久坐常活动

久坐时我们往往会不由自主地向前弯腰,而弯腰也会加重腰肌的紧张度,使得腰部的支撑力和稳定性降低,容易受到损伤。坐着在家工作或学习时,应定时起身活动。哪怕伸伸懒腰、走几步路倒杯水,或者坐深蹲、体操稍微锻炼一下,既调整一下呼吸节奏,也可使腰肌得到一定程度的放松。

3、搬重物先蹲下后起立

许多人在提或捡物品时,不管轻重都喜欢直接弯腰去捡,而后又直接弯腰抬起来,其实这对腰椎的伤害是特别大的,因此提醒大家在弯腰取物的时候,最好采用屈髋、屈膝下蹲方式,减少对腰椎间盘后方的压力。所以换桶装饮用水、抱孩子、提从超市买回大米和油等重物时,应采用先蹲下去、将物体重心拉在双膝之间,使上半身直立,再利用大腿力量站起而抬高重物。做好每一件预防的小事,才能彻底远离腰椎间盘突出。

4、睡姿要正确

仰卧位:可放松腰部肌肉,减轻腰椎压力。仰睡还能提供脊柱最佳的承托能力,使得身体重量能平均地分配到一个较大的面积上。如果觉得仰卧时腰部悬空,可以在腰部垫薄一点的软枕。侧卧位:将双髋双膝关节屈曲起来,上身侧卧,它可以消除腰部的后伸,避免或减轻腰痛。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