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货当心!因为太胖,宁波七旬老人2年挨了3刀
2018年12月18日 【健康号】 俞丹松     阅读 4424

短短2年时间,70岁的朱大妈就接连动了3次手术,而这一切都是太胖惹的祸。

甬派客户端记者 陈敏 通讯员 徐晨燕

身高150厘米,体重70公斤,腹围85厘米,从上往下甚至看不到自己的脚。朱大妈是个不折不扣的肥胖者。

 

朱大妈好吃,特别爱吃自家产的咸菜、咸笋、咸蟹,就着这些下饭每餐可以吃下满满两大碗米饭。近几年,朱大妈体重一路飚升。

 

两年前,大妈发觉肚子一用力就会有鸡蛋大小的肿块从肚脐眼里突出来。过了2个月,这个“鸡蛋”居然回纳不了了,还隐隐作痛。到医院一查是得了疝气。
“由于肥胖,腹腔内脂肪增生过多导致腹压增大,老年人肌肉松弛,张力减低,腹腔内脏器容易通过腹壁薄弱的肚脐、腹股沟等地方膨出,形成疝气。”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疝气专家俞丹松对大妈进行了耐心的解释。

 

医生给朱大妈做了开腹脐疝修补术,在突出部位放置补片防止腹腔脏器突出。

 

一波未息一波又起。朱大妈为早日康复,术后拼命进补,一天三餐外还加点心,每天大鱼大肉。2个月后,她的手术切口感染,一查空腹血糖飙到7.4。

 

“肥胖患者本身糖尿病患病几率就高,再加上无节制的饮食,容易诱发。高血糖影响局部血液循环和营养代谢,切口不易愈合且会感染。”俞医生解释说。

 

朱大妈又动了一次手术,医生取出补片再施行清创手术。

 

好不容易切口长好了,不料满肚子的脂肪又闯祸。大妈这次得了切口疝,左侧下腹部突出一大块肉,还伴有疼痛,走路还会有节奏的抖动。俞丹松医生考虑到大妈短时间内多次手术,特别为大妈制定了创伤小、愈合快、切口感染几率低的腹腔镜下疝气修补术。朱大妈的疝气有十多厘米长,被厚厚的黄色脂肪挤到了一边,手术整整做了2个小时。术后,大妈肚子上的肿块消失了,走路也轻松了很多。

 

“幸亏病人及时就诊。”朱大妈的情况让俞医生为她捏了把汗。他告诉记者,部分早期疝气可以手法复位不需要进手术室,但在临床,像朱大妈这样疝气被卡在突出部位才来就诊的患者并不少见,由于大部分疝内容物是小肠,一旦嵌顿不及时就医极易引发小肠坏死,导致全身感染、水电解质紊乱、脏器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威胁生命安全。

 

俞丹松医生特别提醒老年人,得了疝气一定要及时就诊。“不少疝气与我们日常生活习惯有关。”有着20多年疝气诊治经验的俞医生分析说,腹压增高和腹壁张力减低是成年人疝气的主要原因,而肥胖、便秘、拿重物等都会使腹压增大,也有一些因疾病所致,但不少诱因与日常生活习惯有关。

 

俞医生建议进行可以有针对的锻炼腹部肌肉力量,但一定要量力而行,剧烈运动反而使腹压骤增。此外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要久坐,隔2个小时起来活动,控制体重,饮食合理,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保持大便通畅,这些都有利于预防发生疝气。

 

编辑:成良田 黄金

请输入正文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