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儿童期颅内动静脉畸形临床及形态学分析
2019年06月04日 【健康号】 脑血管疾病普通门诊     阅读 8125

儿童 脑血管畸形 动静脉畸形 脑出血 介入治疗 微创

【摘要】 

目的 探讨儿童期颅内动静脉畸形(AVM)临床及形态学。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6月14例平均年龄为7.26岁的儿童期颅内AVM患者的临床特点、术前影像及DSA资料。

结果 男女比例为8:6,绝大多数曾有自发性脑出血病史(11/14,78.6%),头痛(7/14,50.0%),单侧肢体乏力(5/14,35.7%),少数伴有癫痫发作(2/14,14.3%)。所有病例均经DSA确诊为颅内AVM,病灶均在幕上,其中终末支供血9例,剩余5例为穿支供血。单支供血7例,其余多支供血的病例中有4例为前、后循环联合供血。侧裂面及凸面病例5例,侧脑室病例4例,脑底面病例3例,半球内侧面2例。10例病灶大小为0~30mm,4例病灶大小为30~60mm。根据Spetzler-martin分级,I级4例、II级2例、III级5例、IV级3例。

结论 儿童期颅内AVM病灶虽然体积小、评级低,但是发病早、易出血,需要临床积极的综合治疗。DSA造影发现多数儿童期动静脉畸形呈幼稚型,其自然病程需要进一步的随访研究。

全文发表于《介入放射学杂志》,2014年7月,23卷第7期。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1
|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