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脑梗死患者日常需不需要用药?
2022年04月17日 【健康号】 李金晏     阅读 8897


    对于有心脑血管疾病高危因素的患者可个体化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肝功正常患者可服用阿托伐他丁钙片等,定期到医院检查。

    如果患者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还要规律使用降压药、降糖药等,以达到有效的预防脑梗死的发生及病情进展。下面讲一下易导致脑梗死发生的疾病及高危因素的用药。

1、糖尿病患者

      首先应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方式,改善饮食,加强体育锻炼。如果单纯生活方式不能使血糖控制达标,应开始单药治疗,2型糖尿病药物治疗的首选是二甲双胍。若无禁忌症,二甲双胍应一直保留在糖尿病的治疗方案中。不适合二甲双胍治疗者可选择α糖苷酶抑制剂(如阿卡波糖)或胰岛素促泌剂(如格列美脲瑞格列奈)。如单独使用二甲双胍治疗而血糖仍未达标,则可进行二联治疗,加用胰岛素促泌剂(如格列美脲,瑞格列奈等)、α糖苷酶抑制剂(如阿卡波糖等)、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如沙格列汀,西格列汀等)、噻唑烷二酮药物(如吡格列酮等)、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如达格列净,恩格列净等)、胰岛素或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如艾塞那肽,利拉鲁肽等)。三联治疗:上述不同机制的降血糖药物可以3种药物联合使用。如三联治疗控制血糖仍不达标,则应将治疗方案调整为多次胰岛素治疗(基础胰岛素加餐时胰岛素或每天多次预混胰岛素)。采用多次胰岛素治疗时应停用胰岛素促分泌剂。

2、高血压患者

    非药物治疗包括减重、健康饮食结构、减少钠摄入、补充饮食中钾摄入、在训练计划指导下的增加锻炼以及限酒。

      用于脑卒中一级预防的一线抗高血压药物包括钙离子通道拮抗剂(如硝苯地平)、利尿剂(如螺内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如依那普利等)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如替米沙坦等)。

3、血脂异常患者

    包括胆固醇或甘油三酯水平异常升高,以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或者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早期检出血脂异常个体,监测其血脂水平变化。20岁以上的成年人至少每5年测量1次空腹血脂,包括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甘油三酯(TG)测定。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期后女性应每年进行血脂检查,并评估10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ASCVD)风险。对于缺血性心血管病及缺血性脑卒中的高危人群,则应每3~6个月测定1次血脂。对于因缺血性心血管病住院治疗的患者应在入院时或24小时内检测血脂。对ASCVD极高危者,他汀治疗LDL-C目标值应<1.8mmol/L或降低≥50%;高危者LDL-C目标值应<2.6mmol/L或降低50%;中危和低危者LDL-C目标值应<3.4mmol/L。临床调脂达标,强调所有个体要终生坚持健康生活方式。药物治疗首选他汀类调脂药物,起始宜应用中等强度他汀,根据个体调脂疗效和耐受情况,适当调整剂量。他汀不耐受者、胆固醇水平不达标者、严重混合型高脂血症者,应考虑与其他调脂药物联合使用。为评估LDL-C降低幅度及患者的依从性,应在启动他汀治疗或他汀剂量调整后4~12周复查血脂水平,此后必须3~12个月复查1次血脂。

4、心房颤动患者

    A.对于首次就诊的年龄>65岁的患者推荐主动进行心房颤动筛查,可先触诊脉率,如有异常可行心电图检查。对卒中高危患者长时程心电监测可提高心房颤动检出率,监测时长应符合成本效益。对于确诊的心房颤动患者应进行进一步评估,以确定药物治疗(包括抗凝)和/或心律失常介入治疗。

    B.推荐对所有心房颤动患者进行卒中风险评估CHA2DS2-VASc评分。

    C.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包括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机械瓣合并心房颤动,推荐口服华法林(INR2.0~3.0)进行抗凝治疗。生物瓣置换术后3个月内、二尖瓣修复术后3个月内合并心房颤动,推荐口服华法林(INR2.0~3.0)进行抗凝治疗。

    D.对于CHA2DS2-VASc评分男性≥2分、女性≥3分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推荐口服抗凝剂治疗,可应用新型口服抗凝剂(达比加群、利伐沙班、艾多沙班等)或华法林(INR2.0~3.0)。

    E.对于CHA2DS2-VASc评分男性=1分、女性=2分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根据获益与风险衡量,可考虑口服抗凝药,选用抗凝药物的种类需要根据个体化原则确定。

    F.对于CHA2DS2-VASc评分男性=0分、女性=1分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不推荐使用抗凝治疗。

  G.若不能正规监测INR值,可考虑使用凝血酶抑制剂(阿加曲班等)或Xa因子抑制剂(利伐他班,阿哌沙班,依度沙班等)。

    H.心房颤动

(CHA2DS2-VASc评分≥2分)合并终末期肾病(肌酐清除率<15ml/min)或透析的患者,推荐使用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

    I.推荐使用抗凝治疗出血评分系统HAS-BLED评价接受抗凝治疗的心房颤动患者的出血风险,对于评分≥3分的患者应注意纠正出血危险因素,权衡获益于风险。

    J.有抗凝治疗适应症,但不适合长期规范抗凝治疗,或在长期规范抗凝治疗的基础上仍发生脑卒中或栓塞事件,在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可考虑行左心耳封堵术。

5、无症状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

    A.建议对>40岁的人群进行脑卒中危险因素(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心房颤动、吸烟史、明显超重或肥胖、缺乏运动和脑卒中家族史)筛查;对于年龄>40岁的高危人群(危险因素≥3个)做颈动脉彩超检查。不推荐对低危人群常规进行筛查。

      B.对于颈动脉彩超仅发现内膜增厚的人群,建议首先改变生活方式(如戒烟、适量运动和低盐、低脂、低糖、低热量饮食),并每年复查颈动脉彩超1次。

      C.确诊的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狭窄≥50%)患者应当每天给予他汀类药物和阿司匹林。同时,患者应当对其他可干预的脑卒中危险因素进行筛查,给予生活方式改变及恰当的药物治疗,并建议其在有资质的医院每年复查颈动脉彩超。

      D.确诊的无症状性颈动脉重度狭窄(狭窄>70%)且预期寿命>5年者,建议其可以在有条件的医院(围手术期脑卒中和死亡发生率<3%的医院)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治疗,同时推荐联合应用阿司匹林治疗。


咨询电话:
13321455711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李金晏
主任医师
通化市第三人民医院
心脑血管病科
心脑血管内科的相关疾病
去Ta主页
Ta最近的文章

热门文章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