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胆囊息肉的治疗
2020年02月09日 【健康号】 刘军舰     阅读 8416

一、诊断鉴别
胆囊息肉样病变又称胆囊隆起样病变,该病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大部分患者为查体时所发现。主要症状为中上腹部隐痛(46.9%)。发病年龄30岁~50岁者占57.8%,以中青年为主。主要依靠B超检查诊断胆囊息肉。但常难以定性,临床对其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亦较困难。目前主要诊断手段是超声检查,对<5mm者的检出率可达90%以上,诊断的灵敏度和准确率均较高。如发现多发高强回声,且有漂浮感和慧尾征者提示为胆固醇息肉,位于胆囊底部的小隆起,病变中有小圆形囊泡影和散在回声光点提示腺肌瘤病,而根据病变回声性质、蒂的有无和粗细,病变处的粘膜改变,对区分良恶性疾病有一定价值。但B超检查对本病的诊断、定性及鉴别诊断又有一定局限性和假阴性率。如当病变小且位于胆囊颈部时,或伴有胆囊结石时易造成漏诊,且对定性和鉴别亦有一定困难。
二、治疗方法
    目前对于胆囊息肉的最佳治疗手段是通过手术进行摘除。手术适应症一般为:①,合并胆囊疾病,如胆囊结石、急性或慢性胆囊炎,并有明显临床症状者,均应施行胆囊切除术。②,无明显症状的5mm左右的多发性息肉,不需手术,可继续观察。③,大小在10mm以下无临床症状的单发息肉,应定期观察(3个月),若病变有增大趋向,应行手术。④,大小在10mm以上的单发息肉或位于胆囊颈部,不论有否临床症状,均应手术。⑤,疑有早期胆囊癌可能,也应该考虑手术治疗。⑦多发、无蒂或蒂粗大息肉;⑧基底宽度;>5岁以上有症状的息肉;⑨胆囊壁增厚;对于年龄<50岁者,允许观察、随访;病变增大或形态有改变则应手术治疗。多普勒彩超检查病变有丰富血供提示为恶性新生物CEA(肿瘤标记物)测值明显升高且除外其他胃肠道肿瘤者;胆囊息肉样病变,有明显症状且反复发作者;对直径<5mm无症状患者应间隔3个月~5个月随访检查。一旦病变增大或症状明显亦须进行手术治疗。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刘军舰
主治医师
天津市南开医院
肝胆外科,肝胆胰外科
诊治腹部外科疾病,对肝脏、胆道、胰腺等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例如:肝胆结石... 更多
去Ta主页
Ta最近的文章 更多 |

热门文章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