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滋水涵木法治疗成人过敏性紫癜浅谈
2018年08月09日 【健康号】 张明辉     阅读 8825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免疫复合物介导的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除毛细血管外,也可累及微动脉及微静脉,皮肤病理变化主要为真皮层微血管及毛细血管周围可见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浆液及红细胞外渗以致间质水肿。其特征为非血小板较少性紫癜,关于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可能与感染、食物及药物、疫苗接种等其他因素相关,临床根据皮肤紫癜是否合并胃肠道症状、关节症状、肾脏损害等,分为单纯性、腹型、关节型、肾型及混合性。此病以儿童多见,年发病率约(3~26)/100000,多见于4~7岁儿童,成人发病率相对较少,占(0.1~1.8)/100000。其治疗主要原则是抗过敏、抗感染、抗凝、改善微循环及对症支持治疗,病情严重时给予激素、免疫抑制剂及免疫球蛋白治疗。

1病因病机

        中医并无过敏性紫癜的记载,但据其临床表现,属于中医的“血证”范畴,以“葡萄疫”“肌衄”“发斑”等病名散见。其发病急骤,通常以皮肤紫癜为首发症状,以双下肢多见,也可有胃痛、腹痛、食欲减退、关节疼痛、泡沫尿等非特异性表现。其发病迅速,动则皮肤紫癜加重尤甚,素常情绪不稳、易急躁等临床表现与中医学“风”的特性吻合,《素问·风论》中记载“风者,善行而数变”,形容其善动不居,行无定处,其致病变化无常,发病迅疾,故考虑风邪是其致病的根本原因。

        风者,厥阴风木之所化,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人为肝。《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故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厥阴司天,其化为风。”因而风气即为肝木之气,《金匮要略》曰:“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此处风气即为生长之气,即人一身之生机皆由风气所主,然而风气亦能害万物。《素问·风论》曰:“风者,百病之长也,至其变化乃为他病也,无常方,然致有风气也。”木以发达为性,无不因于抑遏而化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骨髓生肝。”王冰注曰:“水生木,然肾水之气,养骨髓已,乃生肝木。”肾水闭藏,得乙木而阳气生发,乙木发荣,实赖脾土以达之。乙木生于肾水而长于脾土,乙木抑郁而化风,与肝、肾及脾土皆相关。

2临床表现

2.1皮肤症状

皮疹为本病的主要表现,主要集中在负重部位,以双下肢尤其是双踝为多见,上肢、躯干及面部比较罕见,其特征为皮疹高出皮肤,从小瘀点到瘀斑不等,密集部位常融合成片,从最初紫红色到最后的黄褐色,压之不褪色。一般1~2周内消褪,不留痕迹,也有迁延数周未愈者。脾为生血之本,而血藏于肝,凡脏腑经络之血,皆肝血之流注,在脏腑则为血,在经络则为营,水土温暖,则肝血温升,血归经络脏腑而不外溢,水土湿寒,乙木不能生发而繁荣,则郁而化风,风气疏泄,血不归经,溢于皮肤则为肌衄。

2.2胃肠道症状

约50%患者在皮疹出现1周内出现腹痛,为典型的绞痛,可有压痛,呕吐,部分患者会出现消化道出血,内镜下可看到弥漫的肠黏膜红斑、斑点、出血性糜烂和溃疡。肝主藏血,脾主统血,木曰曲直,曲而不直,则抑郁而生风,木气郁冲,横逆犯土则腹痛,肝脾阳旺,血温而升,故不下泄,木郁风动而行疏泄之令,脾虚失统而出现消化道出血。

2.3肾脏损害

45%~85%患者会在紫癜后2~4周出现肉眼血尿或显微镜下血尿、蛋白尿,或管型尿,约半数患者肾功能可自愈,但少数患者血尿及蛋白尿可持续很久,肾功能受损程度是决定过敏性紫癜预后的关键因素。肝木生于肾水,长于脾土,水土湿寒,乙木郁陷,违其舒发之性而生风,风动行其疏泄之令,盗泄于下则尿血,蛋白为人体精微物质,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肾失封藏之令则为尿中可见蛋白。

2.4关节症状

大多数患者累及膝关节及踝关节,少数患者会累及肘关节、腕关节及指间关节,主要表现为关节肿胀、疼痛及活动受限,一般为一过性,可在数日内消失,一般不遗留关节畸形。肉司于脾,骨司于肾,筋司于肝,太阴以湿土主令,脾病则湿,湿淫则肉伤,水病则寒,寒淫则骨伤,木病则为风,风淫则筋伤,筋者所以束骨而利机关者也,风寒湿三邪淫于关节,则关节肿痛、屈伸不利,活动受限。

3辨证论治

对于辩证论治,基于成人及儿童生理的不同,其治疗方法也不一样,儿童形气未充,脏腑娇嫩,肝常有余,脾常不足,肺气卫外功能薄弱,易为外邪所感,寒温不能自调,饮食不知自节,更容易外被六淫所侵,内为饮食所伤,一般起病急,传变快,因儿童稚阳容易偏盛,阴常不足,感邪后容易从阳化,所以在治疗上,应以肺、肝、脾同治,如刘弼臣教授治疗婴幼儿过敏性紫癜以调肺利窍为主,继以补脾养血摄血为法。然而对于成年人,虽脏腑形气已充,但或因生活不规律,长期熬夜,或长时间服用温燥补肾壮阳药物,耗伤肝肾阴精,肝体阴用阳,阴体不足,乙木容易上亢而化风,或过食肥甘厚腻,损伤中土,湿热内生,日久乙木郁遏从阳化而化风,或饮食寒凉,中土湿寒,不能疏达乙木,乙木抑遏而化风,基于上述病机,我们发现风邪为致病的根本因素,在治疗上以缓肝息风为主,以滋水涵木为主要治疗法则,若兼有湿热中阻,予以清热利湿,若兼有中土湿寒,予以温建中土等。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中提出“肝为风脏,因精血衰少,水不涵木,木少滋荣,故肝阳上亢,内风时起”“水亏不能涵木,厥阴化风鼓动,烦劳阳升,病期发矣”,在治疗上其主张“治以滋液熄风,濡养营洛”“缓肝之急以熄风,滋肾之液以驱热”。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张明辉
主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
中医科,中医血液科,...
血液科常见疾病
去Ta主页
Ta最近的文章 更多 |

热门文章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