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2013年第9期-晚晴-从肠计议预防大肠癌四部曲
2018年12月24日 【健康号】 姜勇     阅读 4654

大肠癌在我国发病率日渐增高,如何正确防治大肠癌成了很多人特别是老年朋友关心的问题。近日,受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主管主办的《晚晴》杂志健康养生栏目委托,特撰写此文,希望通过自己的一点努力,让更多的患者了解大肠癌,共同面对并携手战胜。

《从“肠”计议,防治大肠癌四部曲》

姜勇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胃肠外科

   在美国,每年有150万人不幸患病,6万人因它而失去生命,无论从新发病例还是死亡率来看,大肠癌已成为排名第三位的癌症杀手。在我国,大肠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发病率增速已经远超西方国家。更为严峻的是,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加快以及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的变化,大肠癌的发病率在全国范围内还在不断升高。防治大肠癌已刻不容缓。

现代医学认为,大肠癌是可防可治的肿瘤。第一,大肠癌多以腺瘤开始,发展过程较长,如能及早发现癌前病变并予以去除,可以有效预防癌的发生。第二,大肠癌的致病因素研究较多,这为癌症预防提供了理论依据。第三,大肠癌早期治疗效果非常好,完全可达到治愈。因此我们要对防治大肠癌充满信心。

美国是目前大肠癌防治做的最好的国家之一。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的大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逐步下降,目前大肠癌5年生存率为64%,早期可达90%。他们的经验主要是均衡饮食,推广筛查,及时去除癌前病变和提倡体育锻炼。下面我就这些方面逐一论述。

前奏曲”——均衡饮食

“大肠癌是吃出来的癌”,这句话很有道理。俗话说,病从口入,高油高脂食物吃多了,再不运动,肠道也会跟着‘犯懒’,蠕动变慢,有毒物质在肠道长时间蓄积,癌症由此发生。因此我们提倡养成健康、均衡的饮食习惯。

1. 高纤维素

食物中的养分吸收完毕后剩余物质形成粪便,而大肠是大便形成及储存的主要场所,因此可以说人体的器官中大肠算是最污秽的地方,这也是大肠癌发生的原因之一。纤维素在保持消化系统健康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高纤维素饮食,会大大降低大肠癌的发病率。纤维素在肠管中的主要角色就如清道夫一般,高纤维素饮食预防大肠癌的作用机理如下:

第一,“肠道吸尘器”:纤维素可以吸附粪便中的的致癌物质, 如亚硝胺、多环芳烃等, 使这些致癌物质随粪便排出体外。

第二,“肠道动力加速器”:纤维大多不能被消化, 可以增加粪便容积, 促进胃肠道蠕动, 加快粪便的排出,从而促进致癌物质尽快排出体外。

第三,“肠粘膜保护者”:食物纤维可以最大程度消除胆汁对肠壁细胞的不良刺激, 保护肠道细胞免受损伤,从而降低肠癌的发病概率。

第四,大肠癌患病风险与机体总的能量摄入有关系,减少能量的摄入可降低大肠癌的发病率。高纤维素饮食可以取代食物中部分营养成份的数量,从而使食物总摄取量减少,这也就意味着能量摄入减少。并且高纤维素饮食能是机体产生饱腹感而抑制进食欲望。此外纤维与部分脂肪酸结合,这种结合使得当脂肪酸通过消化道时,不能被吸收,因此减少了对脂肪的吸收率,防止人体过于肥胖, 而肥胖同样也是大肠癌发病的一个危险因素。

2. 低脂肪

众所周知,肉类食品是膳食中脂肪的主要来源。高脂膳食可使肝脏胆汁分泌增多,增加胆汁酸排泄,胆汁酸在体内经酶转化为致癌物质——甲基胆蒽,甲基胆蒽可直接诱导肠粘膜细胞癌变。此外胆汁酸在肠道细菌的作用下转变成脱氧胆酸及石胆酸,而这两者均为促癌物质。这是因为高浓度胆酸可以对肠道组织细胞造成非特异损害,能直接损伤DNA,诱导上皮增生,肠壁组织炎症损伤与修复在肿瘤的发生的重要过程。

如何减少饮食中的脂肪呢?

①  多吃低脂食品(脱脂牛奶、低脂酸奶等)。

②  多食用橄榄油,减少黄油和植物油(如沙拉油、奶油)的摄入。

③  宜吃瘦肉。如去掉鸡皮的鸡肉、鱼和贝类等。

3.  拒绝垃圾食品

在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世界十大垃圾食品中至少有六类食品会导致大肠癌发生: 油炸类食品、腌制类食品、加工类肉食品( 含亚硝酸盐) 、方便类食品、话梅蜜饯类食品、烧烤类食品。例如,烘烤肉类时,多环芳烃会附着在肉食上,其中的苯并芘就是一种很强的致癌物质。根据化验,一块炭烤牛排所形成的多环芳烃量与吸600支香烟中的含量相当。因此,上述食品应避免食用。

协奏曲”——体育锻炼

上世纪90年代,国外临床医生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白领(办公室职员等)与蓝领(高强度体力工作者)相比大肠癌发病率前者远高于后者。随后的循证医学研究表明:体重指数(BMI,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是衡量人体胖瘦程度的一个标准。)超过29 的人群与BMI 小于21 的人群相比较,结肠癌的相对危险性增加了近1/2。这表明超重和肥胖是结肠癌的危险因素。近年来,国内也可以观察到类似现象,一些40 岁左右的精英罹患肠癌。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工作繁忙缺少休闲运动和锻炼。

英国科学家指出, 运动可以将患大肠癌的危险降低一半,体育锻炼、体力劳动、健步或园艺等休闲活动, 均能够使人们远离肠癌。研究还显示, 经常做运动的人,即使他们有过度肥胖和吸烟等危险因素存在,患上肠癌的几率也较低。因此世界卫生组织明确肯定,体育活动有利于降低大肠癌发病率。

“交响曲”——推广筛查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定期体检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很多患者通过定期体检及筛查早期发现大肠癌,并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筛查基本项目:大肠癌最基本筛查有三项:便隐血实验;肛门指检;CEA和CA19-9等肿瘤标志物。不过,现实情况是,很多人忽视了前两项检查。80%的结直肠癌患者都有便血的情况,由于出血量很小,半数以上的便血是肉眼看不出来的,这就需要通过便隐血实验筛查。体检时外科医生会做肛门指检,可多数人觉得不舒服或不好意思,医生有时候也觉得麻烦,加上这项检查必须在一个私密的地方进行,所以很多人选择了放弃。实际上,与欧美人不同,中国人直肠癌70%以上为低位直肠癌,直肠指检时就可以触及癌肿。因此这三项检查是筛查大肠癌必须要做的检查。对于这三项检查异常的患者应行结肠镜检查进一步明确。

警惕早期症状:一天排便好几次,或者好几天没一次;大便突然变成细条;大便由黄色变成黑色或夹杂了红红的血色……因为不疼不痒,大部分人都可能予以忽略。其实,这些可能是大肠癌给你发出的“报警”信号。在很多时候, 疾病的发现并不是因为体检, 而是根据绝大多数疾病在早期都有的或多或少的表现。大肠癌早期症状隐匿, 容易与多种疾病相混淆, 医生和病人都可能因疏忽而漏诊、误诊。比如临床上经常可以看到直肠癌病人早期被误诊为痔疮。大肠癌早期会出血便血、黏液便和脓血便、排便习惯改变、腹泻或便秘交替、腹痛和腹胀、贫血与消瘦等。总结来看,便血、大便习惯和性状改变都是大肠癌预警信号,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去医院做相关检查,万不可有侥幸心理。

“共鸣曲”——去除癌前病变

大肠癌癌前病变较为明确,主要有大肠腺瘤、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和溃疡性结肠炎等。

大肠腺瘤是目前公认的癌前病变。腺瘤直径大于2cm时,癌变率高达30%以上。特别是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45岁以前癌变率高达90%。大肠腺瘤分管状腺瘤和绒毛状腺瘤,后者较易恶变,癌变率高达50%。

溃疡型结肠炎患者肠道炎症可导致肠粘膜反复破坏和修复,随着病程的延长和病变范围的扩大其大肠癌发生率增高。

因此,对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有大肠癌或腺瘤的个人或家族史者,通过普查与随访,尽早切除腺瘤,治疗结肠炎,可降低大肠癌的发病率、死亡率。

患者寄语

大肠癌可防可治,规范正确治疗后,其预后及生存期远优于其它恶性肿瘤,因此在确诊大肠癌后要乐观、坚强,以积极的心态来对待它。诊断肠癌后有些病人出现心情压抑、悲观厌世等情绪, 甚至不积极配合治疗,这是错误的。这是因为人的免疫系统与情绪、意志力密切相关。情绪低落时, 自身防御肿瘤的免疫细胞会处于低迷状态, 无力监视肿瘤细胞的发生与发展, 更无法将肿瘤细胞有效地杀灭。

目前,确诊为大肠癌后, 需要综合的积极治疗, 包括手术、化疗、放疗、生物治疗等, 其中手术治疗最为重要。医学的进步使得手术方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腹腔镜微创手术集创伤小、恢复快、肿瘤根治效果确切等诸多优点而逐渐成为大肠癌治疗的主流术式。

笔者本人从事大肠癌外科治疗已逾14年,深知大肠癌防癌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一直身体力行防癌宣教。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微薄之力让广大群众了解什么是大肠癌,有什么致病危险因素,如何能预防和早期发现,使人们自觉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参与筛查。祝大家身体健康。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姜勇
主任医师/讲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普通外科,普外科
胃肠肿瘤及腹部外科的开放及腹腔镜手术。擅长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腹腔镜胃间质瘤切除术、腹腔镜结... 更多
去Ta主页
Ta最近的文章 更多 |

热门文章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