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源性头痛发作,镇痛药物该如何选择?
2018年10月16日 【健康号】 司马蕾     阅读 7887

什么是颈源性头痛?有哪些症状?为什么手机族容易犯颈源性头痛?

顾名思义,颈源性头痛肯定是和颈椎有关,有些人也管它叫做颈性疼痛或者颈性偏头痛,实际上都是一个意思。颈源性头痛是由于颈椎出现了病变(包括脖子周围柔软部位的病变和骨头的病变)而引起的头部的疼痛,主要疼痛的地方在后脑勺,有些患者也会感到头顶、两侧太阳穴的位置疼痛,甚至脸部也会出现疼痛。中日友好医院全国疼痛诊疗中心司马蕾

那么为什么手机族容易得颈源性头痛呢?让我们先来说说低头时颈椎到底承受了多大的重量。人类的头大概是5公斤重,就好像是一个小西瓜,而颈椎是非常娇嫩、纤细的。平常站直的情况下,颈椎所承受的重量就是头的重量;当我们低头30度的时候,颈椎承受的重量可以达到15~18公斤;低头到60度的时候,颈椎承受的重量能达到30公斤。可想而知,这么纤细的颈椎,承受的重量这么大,时间久了就会产生损伤,造成一些颈椎小关节的紊乱,比如,老百姓所说的长骨刺或者骨坠,甚至会导致颈椎椎间盘产生变化,出现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等问题。

颈椎一共有七节,如果第1节到第3节颈椎发生了上述病变压迫了神经,可能会导致颈源性头痛;如果第4节颈椎发生了病变,我们会感觉到肩膀疼痛或者抬肩困难;而第5、6、7节颈椎主要支配胳膊和手,如果发生病变会引起胳膊麻、胀痛甚至发凉的症状。有的颈源性头痛的患者,颈部中段甚至下段的神经根也受到了压迫,所以同时还会有肩部运动不适、脖子不能自由活动、头部主要以睡觉挨着枕头的位置钝痛或针扎样疼痛等症状。

此外,不正确的姿势也会导致颈部肌肉僵直,时间久了还会造成肌肉缺血缺氧,从而导致疼痛。而疼痛会引起大量炎症因子释放,加重肌肉缺血缺氧的状态,肌肉会进一步产生乳酸,乳酸堆积会导致肌肉发酸,形成恶性循环,所以我们会同时感受到颈部酸痛。

综上所述,为什么经常低头看手机、看电脑容易犯颈源性头痛,也就不难理解了,有骨头的原因,也有肌肉的原因。

常用的镇痛药有哪些?

治疗颈源性头痛,常用的镇痛药主要是非甾体类消炎药,起到消炎、镇痛、治疗发热的作用。常用的药有扶他林、芬必得、洛索洛芬、塞来昔布、美洛昔康、百服宁、泰勒宁等,还有一种药是对乙酰氨基酚也叫扑热息痛,广义上讲也可以算是非甾体消炎药。

这么多镇痛药,有外用的、口服的,患者该怎么选择?有哪些注意事项?

有些患者不愿意吃过多的药物,怕损伤胃肠道,所以对于一些疼痛较轻的患者可以先选用外用的非甾体类消炎药,比较有代表性是氟比洛芬巴布膏,还有老百姓常用的活血化瘀的中成药,比如麝香壮骨膏

如果外用药物效果不是很理想,就要考虑用一些口服药。口服非甾体类消炎药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非选择性的环氧化酶1和2的抑制剂,就是扶他林、芬必得这一类药,有消炎镇痛的作用。但是,有些人不适合用,因为消炎镇痛药一方面有镇痛的作用,但是另一方面它会破坏血液细胞,损伤肾,尤其是对于胃肠道黏膜有很强的损伤作用。有的患者用药两周突然出现胃大出血,这个后果非常严重,我们发现过很多这样的例子,所以如果有胃肠道出血或者溃疡病史的患者不建议使用这类药。

另一类药物叫做选择性的环氧化酶2抑制剂,包括塞来昔布、罗非昔布、艾瑞昔布等,这类药的消炎镇痛作用不是那么强,但是对胃肠道黏膜损伤小一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如果有必须要用非甾体消炎药镇痛,但是又有胃肠道溃疡病史的患者,可以选择这类药物。但是,有些患者也是不能用这类药物的,比如严重高血压、心血管并发症的患者,用这类药物容易引起心脑血管意外,出现脑出血、脑中风,所以这类患者就不宜使用选择性环氧化酶2抑制剂。

除镇痛药之外,为什么常常要配合神经营养药、神经调控药和肌肉松弛剂?

对于颈源性头痛的患者,在镇痛的同时一定要根据患者的需求选择一些配合用药,又叫辅助用药。引起颈源性头痛的原因有很多,除了局部的炎症,神经也会受到损伤,所以必须要配合用一些神经营养药。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类是B族维生素,包括甲钴胺、腺苷钴胺等;神经妥乐平是生物制剂,也可以配合镇痛药一起用,修复神经。

有一些患者疼痛时间久了,神经病变比较厉害,甚至神经会产生自发性的放电,有点痛就过敏,这种患者还要再加一些神经调控药,降低神经的兴奋性。常用的药物有加巴喷丁、普瑞巴林、度洛西汀等,这类药可以使神经恢复到正常的生理状态。
还有些患者肌肉发僵非常严重,需要用肌肉松弛剂,常用的药物妙纳,又叫盐酸乙哌立松,虽然带松字,但是并不是激素,还是很安全的。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司马蕾
主任医师/副教授
中日友好医院
疼痛科,疼痛门诊,疼...
治疗癌痛,带状疱疹神经痛,颈源性头痛,偏头痛,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膝关节炎,骨质疏松,... 更多
去Ta主页
Ta最近的文章 更多 |

热门文章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