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立秋四“宜”
2023年10月27日 【健康号】 刘晏     阅读 171

         今年公历8月7日我们将进入立秋节气。立秋的“立”是开始的意思,“秋”是指庄稼成熟的时期。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纬度、海拔高度等的不同,不可能都在立秋这一天同时进入秋季气候,国内大部分地区尤其南方地区气候仍非常炎热,因而中国医学对从立秋起至秋分前这段日子称之为“长夏”。
元稹(唐)
不期朱夏尽,凉吹暗迎秋,
天汉成鹊桥,星娥会玉楼,
寒声喧耳外,白露滴林头,
一叶惊心绪,如何得不愁?
         在这个时节养生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一、起居宜添衣加被
立秋之后气温就会逐渐出现变化,比如天气的由热转凉、早晚的温差也逐渐增大,所以大家在起居上就要注意添衣加被,以免导致生病。
尽量少用空调,严防“空调病”,空调开放时间不易过长,白天适时除湿,夜里最好不开,既可降温祛暑,又可预防空调病。早晚清凉时分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慎起居,秋天是养“收”的时分,因人体 阴血阳气正处在收敛内养期间,故运动也要顺应这一原则。
二、气候宜防秋老虎
许多人认为,立秋之后就会秋高气爽。然而“立秋三伏,秋后一伏天“,秋后至少有一伏天是热的,也就是我们日常说的”秋老虎“。秋老虎是指在立秋以后天气短暂回热,一般发生在八、九月之交,持续7-14天。由于在此期间,日照强烈,酷热难当,大家外出还是要防暑、防晒、多饮水。避免阳光剧烈时户外活动,可多饮莲子、绿豆汤解暑。
三、精神宜保持舒畅
秋季肃杀,易情绪低落。因此,立秋时节要做到内心宁静,神志安宁,保持心情舒畅,切忌悲忧伤感。同时,立秋之季应开始“早卧早起,与鸡具兴”早以顺应阳气之收敛。
        中医养生必须要遵循“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法则,这就要求我们除了秋天要注意收敛心情,主动排解抑郁等不良情绪,做到内心宁静、心情舒畅外,更应做到安神定志,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同时建议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可以有效转移注意力,同时能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适当地户外运动放松心情,脾胃功能不错的人群也可以吃点香蕉等可以起到兴奋神经系统,改善心情的作用。
四、饮食宜重四要素
即是指饮食需遵循“润、补、清、酸”的原则《黄帝内经》指出:“秋冬养阴”、“胃喜润恶燥”,秋季燥邪当令,易伤津液,秋老虎天气人们越是依赖空调,人体越是水份减少,燥邪也越发严重,不仅容易引发咽干、咳嗽,更是便秘进入高峰的时节,要尽量少吃葱、姜等燥热、辛辣之品,多补充水分。饮食应以滋阴润肺养胃为宜。
        除此之外,莲子百合山药粥、白果莲子山药汤等以滋阴润燥、健脾养胃,帮助肠胃的消化和吸收也有很好的功效,大便干结不畅者可适当食用芝麻、蜂蜜、菠萝、乳品等柔润食物,以濡养脾胃、润肠通便,为中、晚秋乃至冬季健康奠定基础,其中山药当中还含有淀粉酶和多酚氧化酶等物质,这些物质对于健脾养胃都是有很好的功效的。
        因为经过炎热的夏季,人的胃肠功能较弱,还没有调理过来,适当进补,科学地摄取营养和调整饮食,以补充夏季的消耗,但不能“乱补”,还是不建议吃太多的大肉类等高蛋白食品,会增加肠胃负担,影响胃肠功能,因此立秋进补要适当。
        尤其是平时有着胃肠道疾病、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脂肪肝等疾病的人不宜摄入太多肉食。必须强调与肉食相比,叶类、花菜和部分瓜果蔬菜,如茄子、鲜藕、绿豆芽、丝瓜、黄瓜、冬瓜、马蹄(荸荠)等清淡食物不仅具有清暑化湿的功效,而且其清补功效更为突出,荤菜在此鼓励吃点清虚热、能益五脏之阴的鸭肉。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刘晏
主任医师
上海市中医医院石门路...
综合科,中医内科,内...
1991年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长期从事消化专业临床、教学、科研及内镜工作二十余年,有丰富... 更多
去Ta主页
Ta最近的文章 更多 |

热门文章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