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肺鳞癌和肺腺癌,生而不同
2020年06月28日 【健康号】 武宁     阅读 9336

肺鳞癌和肺腺癌,都属于非小细胞肺癌的两种病理学亚型。两种肺癌的起源不同,肺鳞癌起源于基底细胞,而肺腺癌起源于肺泡上皮细胞,二者的分子特征也截然不同,因此,癌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包括其生长速度、生长方式、侵袭和转移活性等,也有很大的差异。

多数情况下,肺鳞癌以中央型生长为主,也就是多数鳞癌的肿块生长在肺门附近,毗邻较大的气道和血管,且容易向气管、支气管的管腔内部生长,造成气道的堵塞。而肺腺癌则多数为外周型,生长在肺脏的周边部位,引起气道堵塞的可能性比较小。

肺鳞癌常表现为膨胀性生长,肿块往往体积较大,而且正因为体积相对较大,肿块内部因为缺血缺氧,常会出现坏死,进而形成空洞。这种癌性空洞形成后,发生出血的风险就会升高。而肺腺癌的原发肿瘤特别大的不多,很多表现为“小病灶,大转移”,意思是说,肺癌癌尽管原发病灶的体积不大,但容易早期侵犯血管和淋巴管,而发生远处其他部位或者器官的转移。相对而言,肺鳞癌的危害则更多的是由于肿块生长而产生的对周围组织的压迫症状以及消耗症状,发生远处转移的时间相对比较晚,因此适合根治性手术切除的机会更大一些。

肺鳞癌与小细胞肺癌的相似点是,二者的发生都和吸烟有密切的关系,因此,中老年男性更易出现肺鳞癌,尤其那些有长年吸烟史的男性。而腺癌与烟雾暴露的关系没有鳞癌那样显著,女性患者的比例相对更高。

目前人类对于肺癌的基因特征的认识,其实只是冰山一角。现有的多种治疗肺癌的分子靶向药物,都是基于对非小细胞肺癌的基因特征的认识而研发出来的,而我们了解较多的这些基因特征,基本都是更常见于肺腺癌细胞中,因此,腺癌患者使用各种分子靶向药物的效果要比其他类型的肺癌好的多。而对于肺鳞癌,其中的分子、基因变异更加复杂,更加没有规律可循,因此,尽管个别肺鳞癌也会对靶向药物有一段时间的治疗反应,但有效的概率很低,而且效果持续时间都不长。即使是最传统的化疗,多年以来在肺鳞癌中也没有实现突破,有效率始终在30%-40%这样的低值上下,远远低于培美曲塞在肺腺癌中的有效率。

免疫治疗开启了恶性肿瘤治疗的新纪元。现在公认,免疫治疗药物对于“热肿瘤”的效果会更好。所谓“热肿瘤”,是指这些肿瘤突变负荷高,有更高的免疫原性,因此更容易对免疫药物有响应。所幸,目前的多项研究结果显示,肺鳞癌似乎呈现出更好的对免疫治疗的效果。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武宁
副主任医师
上海长海医院
呼吸内科
熟悉各类呼吸系统疾病的诊疗,擅长肺部肿瘤的内科治疗以及肺部结节的诊断与鉴别。
去Ta主页
Ta最近的文章

热门文章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