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高血压的二级预防和慢病管理
2020年10月29日 【健康号】 杜建华     阅读 8367

每4个成年人就有1个高血压患者,得了高血压我们到底该怎么办呢?请听我说。

血压的二级预防和慢病管理

 

我们平常讲的疾病三级预防措施,在临床上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一级预防措施,是指对疾病的易患人群,积极改善危险因素,达到预防疾病发生的目的。二级预防,是指对已经发生的疾病,采取积极治疗措施,改善症状、降低病死率。三级预防是指,防止患病后的肢体伤残和促进功能康复,保存患者的生活能力。

什么叫高血压的二级预防?是指对已发生高血压的患者采取措施,预防高血压病情进一步发展和并发症的发生。

高血压的二级预防措施有哪些呢?最主要的措施,就是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降压药物治疗,改变生活方式,加强运动,健康管理。

下列人群是高血压的易患人群,必须每个月测量一次血压。提倡家庭自我测量血压

1、    血压已经处于正常血压高值,收缩压处于130-139mmHg,舒张压处于80-89 mmHg之间;

2、    超重或肥胖患者,腰围男大于90厘米,女大于85厘米;

3、    一、二级家属中有高血压家族史;

4、    长期高盐膳食,口味比较重;

5、    长期过量饮酒(白酒大于100毫升/天);

6、    年龄大于55岁。

初次发现血压升高者,该怎么处理?

1、    如首次发现血压高,收缩压大于180 mmHg,舒张压大于110 mmHg。休息10分钟后复测仍高于140/90 mmHg者,可以明确诊断“原发性高血压”;

2、    如首次测血压,收缩压在140-180 mmHg,舒张压在90-110 mmHg,4周内复测2次超过标准,可以诊断为高血压。未达到标准者,增加血压测量次数。

3、    建议测量24小时动态血压或家庭测量血压。

4、    给予1-3个月的生活方式改善期。如果改善生活方式以后,血压降到正常值,可以排除高血压,但属于高血压高危人群。

明确高血压诊断以后,我们需要做什么?

1、    积极配合医生进行降血压治疗,根据患者有没有合并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等实际情况,给予相应的降血压药物治疗(具体药物治疗详见下一讲)。降压目标,一般高血压患者应降至140/90mmHg以下。能耐受者和高危患者,血压建议降到130/80mmHg以下。

2、    规律服药,不要断断续续服药。明确诊断以后,原发性高血压病人一般需要长期服药。个别轻症患者,遇炎热的夏季,血管扩张,血压自然下降。若停药2天后血压能控制在130/80 mmHg以下,可以停药观察。若停药以后,血压还是在130/80 mmHg以上,则不能停药,但可以适当减少药量。停药期间,每天至少测量血压1次。

3、    积极的生活方式改善。如饮食七分饱,荤素搭配,以素为主,蔬菜占比2/3,少喝含糖量高的饮料,少吃零食,每天进食水果半斤左右,每天坚持有氧运动30分钟,每周5次。

4、    隔天或每天测量血压1次,并按顺序进行记录,方便医生根据血压波动,进行药物调整。如果有头晕、头痛症状的,随时测量血压。

5、    购买健康会员资格,签约家庭医生或健康管理师,进行慢病管理、随访。患者借助手机、微医通等互联网设备,远程连接家庭医生或健康管理师,通过他们的专业指导、定期随访和健康宣教,及时调整药物,对患者的饮食、运动、睡眠、心态、情绪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干预,对高血压病人能起到监督、提醒、干预的作用。让患者自行掌握血压的正确测量技巧,常见问题的处理。

 

参考文献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