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管状腺瘤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02
2019年05月18日 【健康号】 赵刚     阅读 9117

胆囊管状腺瘤流行病学特点:
胆囊管状腺瘤为胆囊腺瘤的一种,临床上发病率低,女性比男性多见,且多见于中老年女性,但也可发生于青年人,发病率在0.2%~2.2%。国外学者研究结果显示,良性胆囊腺瘤患者年龄(50.3±16.3)岁,腺瘤恶变患者年龄(58.3±12.6)岁,老年患者胆囊腺瘤恶变的可能性大。本组患者男18例(58.06%),女13例(42.94%),平均年龄56岁。
临床表现:
胆囊管状腺瘤主要表现为上腹部或右上腹部隐痛、不适、纳差等慢性胆囊炎症状,常伴有右肩背部放射性酸痛不适,个别患者可出现急性胆囊炎或阻塞性黄疸症状,但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国内研究指出上述症状的发生率为88%,也有文献报道上述症状发生率仅为6%。本组31例患者中有12例(38.71%)无明显症状,在体检时发现胆囊占位,轻微症状1例,表现为乏力纳差,18例表现为上腹部或右上腹部间断性胀痛,其中2例伴黄疸,2例有进食过饱后偶见右上腹短暂隐痛不适的表现。
病因及病理演变过程:
目前病因仍不明确,但多数学者认为慢性炎性反应和胆囊结石与胆囊腺瘤的发生密切相关,长期慢性炎性反应刺激和结石的机械性损伤使胆囊黏膜上皮在反复磨损、再生、修复过程中出现较为明显的纤维结缔组织、血管以及上皮细胞、腺体和实质细胞的增生,最终造成增生物突出到胆囊腔内形成息肉。
相关标志物研究进展:
目前临床应用的肿瘤标志物如CEA、CA-125难以作为胆囊管状腺瘤的特异性指标。近年关于胆囊肿瘤相关的标志物研究尚处于实验研究阶段。
诊断方法:
胆囊管状腺瘤术前诊断主要依赖于影像学检查,B超检查对本病诊断率较高,其典型表现:自胆囊壁向胆囊腔突起的中等至强回声,后方无声影,不随体位变化而改变位置。典型CT增强扫描病灶于动脉期及门静脉期轻度或明显均匀强化,胆囊腺瘤主要由胆囊动脉发出的分支
供血,扫描后变化明显。影像学检查虽能直接显示胆囊肿瘤的大小、形态、内部结构以及与胆囊壁的关系,但对于胆囊腺瘤、早期胆囊癌与其他胆囊息肉样病变缺乏特异性诊断指标,故鉴别诊断困难。
病理特点:
胆囊腺瘤是腺上皮来源的一种良性肿瘤,依据组织形态和生长方式,胆囊腺瘤分为管状腺瘤、乳头状腺瘤和管状-乳头状腺瘤(混合型),另有报道根据组织学形态和生长方式分为4型,除以上3种类型外,加入绒毛-管状腺瘤,其十分罕见,并且被认为是一种癌前病变。本组31例患者中单纯管状腺瘤26例,绒毛-管状腺瘤5例(均伴有癌变)。胆囊管状腺瘤呈息
肉样变,单发性、广基隆起性多见,多数伴非典型增生,以轻度和轻中度多见。少数患者会伴有胆囊结石和胆固醇沉积。5例绒毛-管状腺瘤均伴有癌变,提示由单纯管状腺瘤向绒毛-管状腺瘤发展过程可能为腺瘤-腺癌变途径。
治疗措施及预后:
对于可疑胆囊管状腺瘤或早期肿瘤都应手术治疗。本组随访的28例患者中除2例死于不相关原因外,其余26例均存活至末次随访。因其存在恶变潜能,术后规律的随访十分必要。

本文选自牟怡平等,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6,第39卷,第7期。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赵刚
主任医师
上海市东方医院北院上...
肝胆外科,普外科,胆...
肝胆外科、胆石病、胆囊息肉的外科治疗,专长保胆治疗胆囊良性疾病(胆囊结石、胆囊息肉)手术;... 更多
去Ta主页
Ta最近的文章 更多 |

热门文章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