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2018年07月10日 【健康号】 马静     阅读 15220

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这个疾病的一些基础知识。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是一种慢性肝内胆汁淤积性疾病。它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遗传背景及环境等因素相互作用所导致的,自身免疫异常反应有关,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多见于中老年女性,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乏力和皮肤搔痒。它的病理特点为进行性非,化脓性,破坏性肝内小胆管炎,最终可发展至肝硬化。血清抗线粒体抗体阳性对本病的诊断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目前熊去氧胆酸,是唯一经随机对照临床实验证实治疗本病安全有效的药物。


在这里我们需要说明一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如果在早期得到及时诊断且经过熊去氧胆酸的规范治疗,大部分患者不一定会发展为肝硬化,而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这一诊断名称中的肝硬化,往往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精神负担,以及工作,生活,社交等各方面的困扰,因此国内外专家联名发表文章,建议将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更名为,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由于目前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这一名称尚未被正式接受,因此,目前临床上,仍是将该病称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呈全球性分布,可发生于所有的种族和民族。以往认为该病在我国极为少见,然而随着对本病的认识不断加深,目前多项研究均提示,原发性胆汁现在肝硬化在我国并不是非常少见的疾病,需要引起广大临床医师及患者的重视。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自然病史,大致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临床前期:血清抗线粒体抗体阳性,但是生物化学指标无明显异常。第二阶段为无症状期:主要表现为生物化学指标异常,但是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第三阶段为症状期:患者出现乏力,皮肤瘙痒等临床症状,从症状出现起,平均生存时间为5到8年,有症状患者的门静脉高压相关并发症,十年内发生率为10%到20%,高于无症状患者,当患者出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后,三年的生存率仅为59%,第一次出血后三年生存率约46%。第四阶段为失代偿期:患者出现消化道出血,腹水,肝性脑病等临床表现,此阶段以胆红素进行性升高为特点,当胆红素达到34.2毫摩尔每升时,平均生存时间为四年,达到102.6毫摩尔每升时,则标志着患者进入终末阶段,平均生存期仅为两年。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是一种相对来说比较严重的疾病。它的平均生存期较短。但是在临床上,熊去氧胆酸的应用,可显著改变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自然病史。所以说一旦发现有乏力,皮肤搔痒等等这些症状的时候,要及时到医院的消化内科去就诊,早发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4
|
马静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河北省胸科医院
消化内科
肺炎,肺结核,肠结核,胃炎,肠炎,腹泻,便秘,胃溃疡,反流性食管炎,结肠炎,幽门螺杆菌感染... 更多
去Ta主页
Ta最近的文章 更多 |

热门文章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