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痛经的中医辩治
2018年12月29日 【健康号】 宋秀明     阅读 8428

        痛经是妇科常见疾病,以经行前后或经期中少腹及腰痛为主要症状。中医认为“不通则痛”,其病机主要是气血运行不畅所致。引起气血不畅的原因可由外惑,亦可由内伤。其病程或长或短。经行之时,人体的抵抗力弱,易受外部邪气的侵扰及喜怒哀乐的影响。如寒气客于冲任二脉,导致气血运行受阻而痛经。或郁怒伤心,肝气郁结而致气血失畅而痛经。如果平时体弱,气血不足,肝肾亏虚,胞宫失养,均可致痛经的发生。女子以肝为先天,肝主疏泄,与冲任二脉关系密切。不论外感内伤,痛经的发生总是冲任二脉之病。临床辩治痛经当分虚实寒热久暂,整体论治,方收佳效。
          气滞血瘀型:素日忧思,多愁善感,而致肝气不舒,气机不利,无法畅运血液致使血滞成瘀而痛经。表现为经前及经期少腹胀痛,牵及两胁,胸闷或乳胀,经量少色暗成块,下腹压痛,舌暗红,脉弦沉或细涩。治则以疏肝理气,活血化瘀,可选用柴胡疏肝散、少腹逐疼汤。
         阴寒凝结型:可见于喜食冷物或受寒冒雨,致寒邪内生,滞于胞宫而痛经。表现为经期少腹冷痛,得温则舒,怕冷恶寒,经少色暗,脉沉迟或沉紧。治则以温阳祛寒,理血止痛,可造用桂枝汤或当归四逆汤治疗。
         气血亏虚型:平时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致使气血化源不足。表现为经期少腹隐痛,喜按揉,经少色淡,面无华色,脉细舌淡红,治则以健脾益气,柔肝止痛,可予归脾汤加减治疗。
          肝肾阴虚型:素体阴虚,腰膝酸软,手足心热,自汗,经来腹部隐痛,经量少色红,脉细数,舌红绛。治则以滋补肝肾,可予一贯煎、六味地黄丸治疗。
         治疗痛经,在调畅气血的同时,要求因为主,止痛为辅,必竟痛经是结果,治其发病之因方为上策。具体组方用药时,尚须注意有无精血不足,加入相应的补助精血的药物亦属必要。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宋秀明
主任医师/讲师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
中医科,中医呼吸科,...
中医药治疗内科疾病(如肺癌、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各种疑难性咳嗽、冠心病、内分泌、失眠等)、... 更多
去Ta主页
Ta最近的文章 更多 |

热门文章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