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神经外科成功夹闭
2018年10月29日 【健康号】 孔军     阅读 2994

2016-03-15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神经外科孔军

杭州市民王阿姨今年59岁,平日身体不错,年后一次如厕时突发昏迷,被120送入我院,立即行头颅CT检查:右侧颞叶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线结构左移,脑疝。浙江省立同德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孔军阅片后,高度怀疑颅内动脉瘤出血,孔军医师迅速安排病人行头颅CTA重建。果不出其料,重建结果提示右侧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大型动脉瘤,直径约1.5cm。这时候王阿姨的女儿和女婿赶到,恰好他们都是某附属医院的医生,自然意识到病情的凶险和救治的刻不容缓,与医生沟通后,准备急诊手术。在紧张的术前准备完成后,王阿姨被推入了手术室。


术前头颅CT


在显微镜下,主刀医生孔军主任熟练地开始了精细的操作,首先抬起脑叶,暴露颅底,准确地临时阻断载瘤动脉近端,再沿大脑中动脉逆行找到动脉瘤。动脉瘤刚好在中动脉分出上支和下支处,就好比树干的分叉处,动脉瘤形态并不规则,乍看上去像个葫芦,手术医生分离出“葫芦”的根部后,用2个弧形动脉瘤夹顺利夹闭了“葫芦”的根部即动脉瘤颈部,再松开了临时阻断夹,最后仔细的检查确认载瘤血管及穿通小血管均血流通畅,“地雷”被排险了,现场指导的神经外科金心主任也松了一口气。大家再接再励,清除了脑子里的淤血后,顺利地完成了手术。术后王阿姨被送到了重症监护室继续治疗,一周后转回普通病房。从鬼门关里转了一圈又跑了出来的王阿姨除了留下右侧肢体活动不够麻利的后遗症外,其他都恢复良好,目前在我院行高压氧及康复治疗。

神经外科副主任孔军介绍:脑动脉瘤具有隐匿性强、平时症状不明显、发病突然的特点,除非脑动脉瘤压迫到邻近的神经产生明显的症状,如眼皮不能上抬、眼球外展、瞳孔扩大、眼球突出等,才能意识到脑动脉瘤的存在。大型脑动脉瘤,一旦破裂,对患者的生命构成严重威胁,死亡率极高。这类疾病一旦发现后,及早解除风险警报是最佳应对手段。王阿姨得到良好治疗,得益于脑病急救绿色通道,近几年,浙江省立同德医院神经外科强化了颅脑损伤、脑出血、颅内动脉瘤破裂等急危重症的抢救治疗,能够使患者在第一时间获得及时、快速和有效的治疗。


术前CTA血管重建


术后CTA血管重建


相关链接:

脑动脉瘤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肿瘤,它是脑动脉血管壁局部薄弱而产生的瘤样突起,好发于脑动脉分叉和主干的分支处。由于此处脑动脉壁的肌层先天发育缺陷,同时这里又是受到血液冲击最大的地方,在长期血流的压力和冲击力的作用下,使此处脑动脉壁的薄弱点向外凸出,逐渐扩张,从而形成脑动脉瘤。高血压、动脉硬化、外伤及感染等因素也与脑动脉瘤的发生与发展有关。本病多见于中年人,女性发病率略高。

对于已破裂的脑动脉瘤的手术治疗方式目前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开颅手术夹闭脑动脉瘤,即用特制的脑动脉瘤夹,夹闭脑动脉瘤颈部,并保护载瘤脑动脉的通畅性;另一种是介入疗法,即血管内栓塞技术,是在大腿根部用针穿一个小口,将微导管和导丝插入脑动脉瘤体内,通过微导管送入微弹簧圈或医用生物胶逐步填塞脑动脉瘤腔,直至完全闭塞脑动脉瘤,使之不再破裂出血,达到治愈目的。

开颅手术夹闭脑动脉瘤,疗效确切,但对医生的技术要求比较高。血管内介入治疗相比开颅手术的优势主要为创伤小、并发症少,患者及家属易接受,年高病重者也多能耐受。但血管内介入治疗的缺点是脑动脉瘤复发的几率较开颅手术治疗的高。

脑动脉瘤好发于中年人。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和饮食习惯改变等,脑动脉瘤的发生率有上升趋势。若脑动脉瘤在未破裂之前能检查出来,根据需要将其手术夹闭或介入处理掉,可大大降低脑动脉瘤破裂所带来的风险。未破裂脑动脉瘤的手术安全性也较破裂脑动脉瘤要低得多。因此对中年人群尤其是烟龄长,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血管疾病和有脑血管病家族史的人群,有必要排查脑动脉瘤。可在一般体检的基础上,加做脑部 CTA(CT 血管造影)或 MRA(磁共振血管造影),费用低、无创伤。必要时行 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对高度怀疑动脉瘤者,应在 3 个月后重复造影。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孔军
主任医师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
脑血管病外科,帕金森...
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等颅神经疾病;颅脑肿瘤和脊柱脊髓肿瘤手术;颈内动脉狭窄内膜剥脱术;癫痫... 更多
去Ta主页
Ta最近的文章 更多 |

热门文章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