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口吃是疾病吗?
2022年07月08日 【健康号】 龚婷     阅读 9090

从狭义上,口吃是最常见的言语流畅性障碍。从广义上,口吃是一种广泛的生活问题,如紧张与挣扎、回避、情绪与认知反应、沟通困难等。

很难对口吃下一个定义,一般意义上口吃并不是一种疾病。从狭义上,口吃是最常见的言语流畅性障碍。从广义上,口吃是一种广泛的生活问题,如紧张与挣扎、回避、情绪与认知反应、沟通困难等。口吃的成因是多因素的,涉及神经-运动环境-社会、认知-心理、基因-遗传等诸多层面问题,且因素间存在复杂的交互作用,其诊断评估和干预治疗存在相当的难度,是一类复杂的言语障碍建立对口吃正确的认知,是口吃矫治的第一步,但目前国内对于口吃的认知和相关医疗资源匮乏不知道可咨询言语治疗师进行相应的专业评估和治疗从事口吃干预治疗的言语治疗师Speech Therapist简称ST或称为言语语言病理学(Speech-Language-Pathologists),简称SLP,目前相关专业人员匮乏是此现象的重要原因

口吃表现为言语频繁非自愿地发生口吃式的不流畅现象,包括重复(词的部分重复)、延长、和阻塞,这些为口吃的核心行为,此外正常不流畅现象的也增多,包括重复(整词和短语重复)、犹豫、插入语、修正等。口吃者发生核心行为可能从环境中获得嘲笑、歧视、尴尬、难堪等负反馈,口吃者会出现紧张、恐惧等负面情绪,基于条件反射和回避条件作用学习理论,长期持续可导致对核心行为的反应,即伴随/第二症状的产生。伴随症状包括试图终止口吃的逃避行为和试图不产生口吃的回避行为逃避行为是指过多的插入语、面部表情扭曲、肢体动作不安、缺乏眼神交流等,回避行为是指迂回表达、词汇取代、保持沉默、摇头表示我不知道、手势语等。

目前一些普遍的对口吃片面甚至错误的认知,包括:口吃就是简单的说话结巴重复的现象,使用用其他词汇替代等方式就能治愈,以及口吃产生的原因是儿童单纯模仿周围口吃者或是心理因素等等但实际上,口吃是基于大脑功能、感觉运动控制、基因遗传、情绪反应等的本质因素,在环境因素、发展因素、学习因素的催化下,所形成的言语流畅性障碍,背后的机制和干预治疗复杂。

错误诊断理论指的是家长对儿童语言发育过程中发生的一些不流畅现象,自行诊断为口吃,家长需要建立“正常的不流畅”和“口吃式的不流畅”的鉴别能力。目前普遍错误的做法是,当一些儿童出现言语的不流畅,家长采取会把孩子送去诸如“小主持人班”高语言压力的环境,背诵很难的绕口令等等,过于严厉的教育风格,“要求-能力模型”失衡是导致慢性口吃的高危因素。父母要学习做一个好的倾听者,安排时间和孩子愉悦地相处,让孩子知道自己是被爱的,不要以“口吃”吸引家长的关注。

遇到成人口吃者,他们交流耐心倾听,不要吝啬自己的关爱,给予他们理解和鼓励的眼神,保持眼神的接触,避免露出不安或难受的表情,耐心地、平静地等待,直到口吃者把话说完,不要急于帮助口吃者把话说完,或者补充他所中断的词语。另外让口吃者觉得你所关注的是他所讲的内容,而不是他讲话的方式。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